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命制好一份试卷(卢瑜)

(2014-07-17 17:46:08)
分类: 中考研究

如何命制好一份试卷

命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检测、诊断、调控和评价的基础工作,是教学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对教学的发展方向有直接导向作用.考试命题不仅影响着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了使我校学科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能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特提出学科考试命题的几点要求

一、命题的原则

1.指导性:命题要有利于指导学校加强日常教学工作,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平时阶段性命题要注意与课本的联系,注意考查一阶段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2.基础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命题.平时阶段性检测卷的命题要注意与教学内容吻合,不能出现超过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题目.

3.全面性:试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考查.

4.科学性: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命题的基本要求.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如试题表述要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专业术语准确,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

5.适切性: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6.规范性:要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命题.

二、命题的程序

1.制定命题、编题计划

1)明确测试的性质

什么级别的测试;测试对象是谁(哪个年级,学生水平);测试范围是什么;测试时间是多少;试卷大体的组成结构(题型、总分值、各题型分值);难度系数预控制在多少(一般控制在0.65左右).

2)熟悉课标和教材

充分了解教学目标(三维);充分理清知识脉络,把握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重、难点.

3)制定试题双向细目表

编题计划一般是通过双向细目表来体现的.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具体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二是能力层次.

1)列出知识内容;(2)确定能力水平层次;(3)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

2.试卷编制

根据双向细目表,结合教材、课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题的设计.试题量应多于最终定稿的量,以便精选与调整.

1.改编试题

改编试题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

2.新编试题

新编试题重点体现在一个字,即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设问新颖、思维性强.新编试题,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命好新题应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深挖掘上.

3.试卷审核、调整、试答与制定评分标准

1)对试题进行审核、筛选、修改

试题编制完后要进行审核,特别是要看看是否符合教材内容和要求,难易程度是否合适,使试题做到科学、合理、准确.

2)试答全部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人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好时间.学生答题时间应是教师答卷时间的1.52.5倍.

3)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的标准应当包括:参考答案、给分的尺度,每题、每一步给的分值.一题多解的有时还要给出各种答案的解答过程.

三、命题的基本要求

1.题型要科学.

1)题型要具有学科特点.

2)各题型的比重要合理.

2.试题要得当

1)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不超过要求.

2)选择题的命制,要注意思考性、干扰性和答案的惟一性(单选题),选项有意义,无歧义、无重叠、无暗示.

3)填充题中的空白处应是带关键性的内容或字眼,留空处不能过多.

4)为方便评分和减少评分误差,同时也利于学生考出成绩,一道大题可分成若干小题,小题的解题过程既可独立也可相互联系.

5)试题陈述所使用的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易理解;插图准确清晰,图文匹配.

6)不出偏题怪题,不盲目追求难题、灵活题、综合题.

3.难度要适当

 合理把握试卷难度分布,以保证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平时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约为0.65左右(0.60~0.70).

卷上试题应区分为容易题(0.80以上)、中档题(0.40~0.80)、难题(0.40以下)四个层次.难度一般采用易、中、难比例为721811

4.梯度要合理

根据有难有易、先易后难的要求,每种题型的试题排布都应做到先易后难,梯度合理,循序渐进,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水平.

5.题量要确当

全卷的长度要适中,试卷的阅读量和书写量要恰当.要保证中等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够仔细阅读并完成试卷,多数学生有思索、解答试题的余地,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试题的书写量也应当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过长或占用篇幅过大,使大多数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解答且有一定检查复看的时间.

6.考点要全面

应把考试的内容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三个层次.重点知识必须全部覆盖;次重点知识覆盖度应在80%以上;一般知识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机动使用.

7.排版要规范

1)试题的排列顺序应有利于考生阅读和答卷,同类题型中应把分值相同的试题编排在一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选择、填充等短小题型应尽量往前排列,解答实验、计算应尽量往后排列.

2)字体的使用.注意使用不同字体以区分试题材料与正题的差别.

3)试卷的格式、所用的符号、术语都应规范、统一.首先应该有整卷说明(包括题数、考试时间、总分等);试题应该说明解答要求和分数;整卷的大题和小题应该分别统一编号;同一道试题不得跨页排印;试卷每页的下端应该有避免考生漏题的提示语等.

8.确保无差错

试卷出好后还要认真做好校对工作,这是保证命题质量的重要环节.校对的主体是试题正文,要首先确保试卷无科学性错误,这是要特别引起重视的.但同时对试题的其他内容也应当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