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土葬流程

(2013-12-04 12:57:55)

 

在四川,家中有人过世后是被人们称之为“白事”与“红事(喜事)”相对。是亲朋好友对逝世者的一种追悼与怀念的一种方式。古有一句话叫做“人死为大”,也就是说在有人死去的那一天无论手中有什么事情,只要死者是和你有关系的人,都应该放下所有的事情回来祭奠死者。还有就是说死者再生前与人无论有什么多么大的恩怨,就应该“人死如灯灭”而随着逝者而烟消云散。

在四川有一般都为土葬,因为古就有“入土为安”之说。

葬礼过程

1.       小殓:在刚死之时为死者换寿衣、整理仪容。一般所穿的寿衣颜色因死者年龄差异而不同,寿衣有好几层,贴身的较为柔软,但不能为白色。并且将死者身上所穿的衣物放到房顶上,等到下葬后再烧给死者。

2.       报丧:死者死后燃放准备好的鞭炮,让周围邻居知道,相互告知亲朋好友。

3.       奔丧:得到消息的亲朋好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来参加葬礼。在花圈上的挽联一般会写明送花圈之人与死者的关系。

4.       停灵:搭建灵堂,由死者的嫡系长子点亮长明灯。灵堂一般选择在死者家的堂屋中,将死者尸体放在正中间(头向里面,脚向外面),前方放死者照片,再前面放火盆供祭拜者烧纸钱。将尸体放在灵堂中3~7天,供亲友们祭拜。辈分比死者高的就给死者烧些纸钱,晚辈应该先磕头,再烧纸。第一次来祭拜的将由当地年长的老人为祭拜之人戴上识别身份的象征(亲人中是死者的同辈或长辈,在左手手臂上戴黑色的麻布名为“手孝”;如果是死者的晚辈(3代以内)在头上披白色的麻布,名为“孝帕”;第4代晚辈戴黄色“孝帕”;第5代晚辈戴红色“孝帕”。腰上的系绳也有不同,一般人为白色,但女婿、侄女婿、孙女婿……的腰带为红色;与死者没有亲缘关系的祭拜的人中一家人有一个会戴“手孝”或戴一朵白色的小白花,如在死者家帮忙的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俗称“乡帮”)则左手戴一条白色毛巾。这些“手孝”、“孝帕”等在死者下葬前都是不能摘下来的。但有些地方则是以戴“孝帕”在头上的方形和圆形,有没有角来区分辈分)。

5.       守灵:一般为死者的嫡系亲属的晚辈轮流守夜,接受人们的吊唁。在守灵期间不能洗脸、洗澡、洗头……并且守灵期间不能吃荤。

6.       入殓:最古老的入殓应该是在规定的时间将死者放入棺材中。但现在都要先到殡仪馆火化,所以都是让阴阳师算好火化的时辰,到了火化的时间送入火化室中,家属只要买好骨灰盒等骨灰装入骨灰盒就好。并且在回来的路上会有人拿着电筒照着骨灰盒,是为了让死者能够看到回家的路。

7.       送葬:送葬之人一般是亲人,由“乡帮”用轿子抬着骨灰盒走在中间后面紧跟着花圈、挽联等。轿子前面由儿子、女儿、孙子或侄子(与死者血缘最亲的晚辈)端着死者的照片、坟飘和灵位。每遇到转弯或有十字路口的地方,不管是有石头还是有水坑都要跪下来等一会儿,烧了纸钱,放了炮再走。而在送葬的最前面则有人散发纸钱(俗称“买路钱”),因为人们认为死者已经再另外一界了,所以钱是要给拦路鬼的,以免这条路上的拦路鬼为难死者,以后不让他回家。如果死者为女性的话,娘家人走在轿子的前面,后家(婆家)人走轿子的后面。一直送到死者下葬的地方,

8.       下葬:送葬队伍出门以后就会有人把装有钱的袋子放到堂屋的梁下,俗称“称梁钱”。当送葬的队伍送到要下葬的地方,在掩土之前会有人撒米(米应该是对后人富贵,知足的一种良好祝愿)由晚辈背对着,牵起衣角来接,越接的多越好。掩好土后,戴孝之人将把后面拖着的麻布围着头婉上来,再插上一只柏丫(柏树丫)。表示已经下葬。接着将把花圈、寿衣、寿鞋、纸钱等烧给死者。这时接米的晚辈就可以跑回死者家去抢“称梁钱”。下葬后回到死者家就可以不用再戴孝了,回去时在门口会有一个火盆,有一个老人在旁边,要送葬回来的人给了钱(随便给多少都行),然后喝了酒,跨过火盆才能进屋。而这时与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死者的家人)就会换上大红色的衣服。

9.       “添寿”:若死者是年纪很大(一般超过80岁),并且是没有受到太多的痛苦自然死亡的老者,死者家属家将在下葬后的晚饭席上的吃饭碗换上带有寿字的寿碗,并且客人吃完后可以将碗带回家去,名为“添寿”。若死者家人在死者死后到下葬期间有借别人东西的还回去后也要封一个红包给别人,否则将不吉利。

10.   闹大爷(有些地方也叫“闹公堂”):只有年龄较大的自然死亡的人家才会闹大爷,在灵堂外设戏台,首先开始的便是念祭文,祭文中记载了死者的一生,专业的念祭文之人用他特有的泫然欲泣的声音念出来,往往催人泪下。在念祭文之时便按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的孝子(戴了“孝帕”的人)由近及远的依次向后跪在灵前,直到祭文念完为止。过后便有一个代为哭孝的人在灵堂门口大哭。过后就是特别请的闹大爷之人的载歌载舞等表演了。这是在告诉死者可以安心,逝者已矣,生者会活的很好。

11.   复三:传说死者的灵魂会在下葬后的三天(有些传说是七天)回到家中一次,因此在下葬后三天亲人会回到死者的家中一夜不睡来陪着死者。并且传说如果把石灰撒在家中,第二天可以看到死者回来后留下的脚印。并且旁边还有类似鸡爪样的脚印 ,是地府的官差。

12.   头七:下葬后七天,亲人们会到死者的坟前烧纸钱。

13.   守孝:守孝时间不固定,一般直系亲属的守孝时间为一年,这一年中是不可以结婚等事情或大肆操办宴席的。

14.   扫墓:每年死者离去的那一天较亲近的亲属会扫墓,清明节时就是只要有关系的亲属来扫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待戈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