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你调配健康油

(2013-06-09 14:24:43)
标签:

教你调配健康油

教你调配健康油

                                http://s7/mw690/b330bdffgdeb2b9cbe276&690             
    现在人都知道油要经常换着吃,市场出售的油有哪些差距呢,怎样换才有意义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油脂的主要差别,油主要是脂肪酸种类和比例之间的差异。我们大体可以把常用油脂分成四个大类: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亚油酸特别丰富,难以凝固,耐热性较差

  •  代表油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

    这类油脂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非常少。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压榨型葵花籽油是个不错的品种,它虽然所含的亚油酸比大豆油还多,但是因为所含的抗氧化成分比其他几种油更多,耐热性不逊色于大豆油,可以用于日常烹调,而且味道很不错。    

    温馨提示:这类油脂适合做炖煮菜,用来炒菜的话尽量别冒烟。

二、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其中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耐热性较好

  •    代表性油脂是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等。

    花生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约为3:4:3。其中所含的油酸,也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大概是茶籽油的一半。它富含维生素E,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买花生油要优先选压榨油,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毒素量务必要低于国家标准。

      芝麻油的优势在于它沁人心脾的美妙香气。为了保持珍贵的香气,芝麻油是所有烹调油脂当中最应当“原生态”的一种——它不能精炼,最好使用压榨法或水代法生产,其中天然成分都原样保存在油里。这就保留了其中极为丰富的维生素E和著名的抗氧化物质芝麻酚,以及磷脂和植物固醇这些有益于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成分。    

    因为香油中的香气不能经受高温加热,只能用于凉拌、蘸料,或者做汤时添加,所以它也是健康低脂烹调的最佳配合。如果少吃点煎、炒、炸菜肴,改成焯、或蒸,然后加香油少许拌一下,对健康极为有益。记得一定要选香浓新鲜的香油,放久了也会氧化变质。

    温馨提示:花生油和米糠油用来炒菜没问题,但是用来油炸就太可惜了。

三、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特别丰富,冷藏不凝固,耐热性较好

  •     代表性油脂是橄榄油和茶籽油。

    橄榄油是名声最好的油脂。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7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HDL),对控制血脂有益;同时和豆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橄榄油用来凉拌固然清香可口,用来炒菜、炖菜也完全没有问题。

    相比于橄榄油,国产茶籽油更廉价一些,它的营养价值、食疗功能并不逊色于橄榄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一样,耐热性较好,适合用来日常炒菜,也可以作为拌凉菜的色拉油。买的时候也要优先选择压榨生产的产品,其安全性更高,质量也更好。

    温馨提示:橄榄油也分不同等级,而且市面上进口橄榄油的掺假现象相当常见,老百姓很难尝出来,所以购买时切不要贪便宜,最好吃富有橄榄清香的高级初榨橄榄油,或者吃国产茶籽油。

四、饱和脂肪酸相当多,稍凉一点就会凝固,耐热性最好

  • 代表性油脂是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等。  

    棕榈油是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棕榈油为深橙黄色,除了维生素E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由于饱和程度高,它的耐热性相当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少,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

    棕榈油被用在各种煎炸食品当中,包括方便面和炸薯片。它可以分离出熔点高的硬棕榈油,可用来替代黄油制作各种点心。由于煎炸会破坏其中的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故用棕榈油制作的煎炸食品并无提供维生素的价值。由于东南亚国家生产棕榈油破坏了大片森林,环保主义者对棕榈油的生产持反对态度。由于它是煎炸食品的原料,营养工作者对它也没有好感。

  温馨提示:吃各种酥脆食品的时候别忘记,那让口感好得难忘的因素就是大量饱和油脂。除了氢化植物油之外,使用最多的就是棕榈油。

    总之,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最好是在一、二、三类的不同类别中替换,否则所摄入的脂肪酸是基本一样的,耐热性也是一样的,就起不到实际替换作用了。比较理想的方式,是用不同耐热性的油脂来做不同的菜肴,这样无需特别调和,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不同油脂的配合。至于饱和脂肪酸太高的第四类油脂,除了运动量很大的人之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因为吃肉类和奶类已经能够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

    凡是植物油都有几个优点——易消化,易吸收,含有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成分,不含胆固醇。很多人以为只有某几种油不含胆固醇,或者只有某种油才容易吸收,这是上了广告的当。同时,无论选哪一种,都要记得,每日用量是25-30克。再“健康”的油,其中脂肪含量都超过99%,所含能量惊人,不加控制的多吃,都会导致肥胖

 

                                                               国家二级营养师

                                                                   王晓晶

                                                                  2013年6月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