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奖惩手段包括赞扬奖励和批评惩罚两个方面。长春华夏爱婴学校的老师介绍,赞扬奖励是教育者对孩子优良的思想和行为给予积极肯定,以巩固和发展其良好行为的过程。与赞扬奖励相反,批评惩罚则是对孩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做出否定评价,以纠正孩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并使之明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奖惩的最终目的是控制行为,即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强化或减弱、消除某些行为。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奖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奖励和惩罚是与外部纪律观相伴随的。奖励和惩罚都是进行强化的手段。其作用只是短暂的、表面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长春华夏爱婴老师介绍,享有自由和纪律的人,他所追求的不是他受到轻蔑而感到沮丧的奖励,而是从他的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类的力量、自由的源泉以及更大的积极性。蒙台梭利博士关于奖惩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http://www.jlay.cc/UploadFile/Photo/2012-12/2012120715561721143.png
蒙台梭利博士主张在教育中废除一切奖惩制度。她认为,奖励和惩罚所激发的努力,都是被迫的或者说是不自然的,所以,我们无法谈及奖励和惩罚会给学生带来自然的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曾经将儿童比喻成马,她说赛马师在跳上马鞍之前,会给马一块糖,或者马夫用鞭子抽打马匹、通过缰绳的张弛使马对他所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但是这两种情况决不能让马像在草原上一样自由奔驰!
在长期的教育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过程中,蒙台梭利博士深刻地认识到自我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多本理论著述中,对这一问题有过详尽的阐述,这也是她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
她认为,儿童本质上是自我教育的。幼儿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自发活动,学习重要的概念和知识。成人没有必要强迫儿童学习,或使用惩罚与奖励。只要给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材料,就能使儿童从自己行为中得到及时反馈,就能轻松愉快地学到许多东西。正如她在书中所提到的那样,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据人的天性,人本身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拥有“具有吸收力”的心灵,她指出,在各个物种中都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它驱使生物主动地吸收外界的养料,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儿童亦不例外,受生命潜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除此之外,儿童还具有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出现时,儿童会长时间地热衷于进行某种练习,并且能够自如地专注于学习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有吸收力的心灵”和“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是蒙台梭利博士关于儿童的独特认识,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儿童自我教育思想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行性。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如果我们对儿童进行夸奖和惩罚,他就失去了自我约束的能力,而约束的方法必须由老师来提供。但假设他们正在进行工作,我们不停地给他们奖赏和惩罚,这样会严重影响儿童精神上的自由。
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所崇尚的是自然和自由的发展,不使用奖赏和惩罚的方法。因为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儿童是自由地进行工作的,她认为这种奖赏和惩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教育观的核心是尊重和引导儿童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所以,在奖惩儿童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要本着这个原则,不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正确的象征,把自身的标准完全强加给儿童,而应尊重儿童,细心观察儿童心理活动和具体行为,掌握其行为的动机,正确加以引导。
文章选自长春华夏爱婴网站 网址:http://www.jlay.cc/Html/zjkt/mengshizhuanqu/2012/12/7/17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