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调查分析及总结:
从现阶段课后作业布置及调查报告来看,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兴趣不浓,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重,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针对课后作业单调性、机械性等问题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和完成的效率。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1、很多学生认为作业缺乏趣味性。部分同学对教师留的不太感兴趣或觉得做作业没多大效果,没有太多的成就感。
2、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多同学是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主动地去探究。
3、对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或听力作业不重视。绝大部分同学基本不能完成此类作业,这就说明学生对这两种作业很不重视,觉得只有要交上去的书面作业才是最重要的,或者是老师布置这些作业时没有讲清要求,也有可能是检查方式不得力,从而导致这两种作业布置的低效甚至无效,这个问题应引起老师的反思。
现针对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与方法:
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而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作业,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更为广泛,可以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创造的热情。即使是同一个词,同一个句子的练习,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作业,使学生爱做、乐做作业。
(一)从内容着手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价值性、挑战性的作业内容,能由已知导致未知,由单样演变为多样,对学生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作用,可使学生乐于去做,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
因此,首先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要能“吊”
起学生的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比如,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形式:
1、想象性作业。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些句子在课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句子,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想象 。
2、创造性作业。教师在课后作业中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开发潜能,习得方法,习得规律,使有差异的学生在同一练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1)凭借课文内容来设计,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在设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业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并重视营造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气氛,多鼓励并赞美学生有创意的答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减少机械性抄记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再如,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一个较难的问答题或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这样很好的照顾了个别差异。另外,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例如迎新年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
(2)根据课外阅读来设计,拓展学生的求知空间。
汇报交流课外知识是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合作共事、共同提高的过程。如学习了《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可以鼓励学生课外翻阅书报、上网浏览、收看电视……了解更多关于雷锋的事迹。以此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由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的能力。
3、实践性作业。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尤其是在习作练习中。实践型的习作练习包括观察日记、实践活动小结、社会调查报告等。这些习作练习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是课堂向社会开放的一个渠道,因此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各种不同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器官,也锻炼了思维器官,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二)从学生着手精心设计
1、面向全体,分层要求。语文作业要有层次性,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
2、学生在“作业超市”中找到自己的空间。所谓“作业超市”是指像购物超市一样,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三)从评价着手精心设计
作业评价方式要多样,尽量进行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当教师检查作业时,总不时会发现有漏交、迟交的现象,什么原因呢?当然,一时贪玩忘了做也是常有的事。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对作业缺乏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作业本身产生兴趣呢?除了在布置作业时加强习题的趣味性外,最主要的还是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小印章鼓励,印章中有“一级棒”、“好”、“有进步”等刻字。对于作业做得既对又好的就盖上一个“一级棒”,进步较大的同学则印上“有进步”。每次作业下来,同学们总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谁得了“一级棒”,谁得了“好”。批改作业时,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评语,它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给每个学生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夹,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自己作业完成的情况。
此外,要注重家校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性。由于现在的父母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视,家长习惯于陪读。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完成就了事,检查这是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看到有错误时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该怎么怎么改,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作业不认真,等待父母检查的习惯,考试时不能够自己主动检查,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感。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名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业态度是否端正,有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书写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因此,应该正确发挥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