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2012-12-16 16:1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旧书的事
按:此旧文原题为: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新旧版本简述,今截取前半旧版部分。其后虽又增若干旧书就不再唠叨了。一九四六年这册电影单子,内含电影剧本,也算添一点趣味

乡公


因为喜欢读《浮生六记》,爱屋及乌,见到不同版本的此书,就一本一本地买了起来,日前将它们凑到一起,也算小有可观,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希望有人补充我所缺藏的本子,不论早晚新旧,附上书封彩照,与大家同赏。

1980年2月立春,俞平伯有《题沈复山水画》诗一绝,诗前言:“昔年有以沈三白山水画幅属题者,其人其事已悉忘之,原画不知飘零何处,惟诗句差堪仿佛耳。”诗是:“燕翼栖迟萧爽楼,中年家室感凉秋;流传几笔倪迂画,想见升平异代愁。”(此诗刊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一版《浮生六记》中,作为附录二之一。与《俞平伯诗全编》所刊有不同。“全编”中题为《题沈三白画二绝句》诗为:“燕语栖迟萧爽楼,中年家室感残秋。流传几笔倪迂画,唤起青灯一霎愁。”另还有一首不录。)1988年冯其庸先生为德译本《浮生六记》作序,其中言道:“从前我看过俞平伯先生校点的《浮生六记》,记得书前还附有沈三白苏州住房的照片和沈三白的画的照片,可惜现在连照片也找不到了。”

这里二位先生都提到了沈三白的画,我想应该是冒鹤亭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那幅《水绘园》图,此图是沈三白于道光年间为冒晴石所作,时人李申耆、秦恩父、吴思亭、蒋剑人等均有题咏。但此图并未在俞先生校点的《浮生六记》中作为插图,想是冯其庸先生记误了。2003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王稼句编校本《浮生六记》中,亦刊出一幅山水,题纪年款为“乙丑秋日”,当是1805年(嘉庆十年)作品,与冒氏藏品有别,故所见沈氏画之影印为二件,现复制出供大家观赏。(今又多一帧矣)

《浮生六记》自独悟庵丛钞本开始到如今,版本颇多,最重要的有四种:一独悟庵本、二霜风社俞平伯本、三世界书局美化文学“足本”、四西风社林语堂本。为什么说它重要,下面在依次简介各个本子时会提到。(新出“五记”本未在此论及)

1949年后至1980年前,这三十年在我们这里是《浮生六记》出版的空白期,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无须赘言。1980年开始首家印行此书的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其后逐步有多家出版社翻印此书,大都请一位编校者,予以评点,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有的认真;有的依错就错,不加详考;有的更是云里雾里,含浑不清。

在简介我所藏本前,先说说我无藏的第一个重要的版本独悟庵本。独悟庵本是第一个把手钞本变成印刷的本子,得以扩大流传,使《浮生六记》免遭灭绝之厄运,其功至伟。仅此一项即足以说明其重要,其它种种,各家所言已多,此处勿须再说。

A:民国版本
一、俞平伯霜枫社本
1924年5月由朴社发行的、俞平伯校阅的《浮生六记》出版。其实这个本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单行本。此前的独悟庵本、说库本,均是以丛书面目出现的,《雁来红》更是杂志,当然谈不上单行本。更为重要的是俞平伯在两篇序中,对《浮生六记》作了初步考证和评价,对于正文的校点也作了精审而细心的工作,且书后又附有俞先生所作《浮生六记年表》,构画出了沈三白与陈芸生平的大致轮廓。至今许多版本仍依此本为据在不断翻印。因此,我们说此本是《浮生六记》出版史上的第二个重要版本,当无疑义。
此本1924年5月第一版,同年11月再版。余所藏为再版本。按:民国时所谓再版三版等大多为一版的再印、三印。
二、开明书店俞本
1932年后朴社将版权转让于开明书店。此年8月,开明书店第一次把俞平伯校阅的《浮生六记》重排出版,书为64开本。1947年3月印了第三版,1947年10月又印了第四版,均为64开本。
我所存之两册,分别是第三第四版。
三、启智书局本
书兰灰色封面,绘有图案。32开本,大体依独悟庵本排印。
余所存为1933年3月第三版,其初版时间不明。
四、大东书局本
1931年9月出版,40开本。周瘦鹃校阅并序,但周先生并未以序言之,写的是:“浮生六记赘言。”读一遍,觉得更像一篇导读。
先生在“赘言”中说:“我在十五六岁时,曾在城隍庙的旧书摊上,买得一本浮生六记,是有光纸用铅字印的,三十二开大小。”这是个什么本子,周先生始终未说。周先生生于1895年,15岁时应是1910年前后,此时印刷本只有独悟庵本,但究竟是不是,不得而知。但依此大东书局本内容看,还是依“独”本所印。
余所存即1931年9月之初版本。
五、新文化书社本之一
上海新文化书社甚怪,所出版图书,大多无版权页,让人很难判断出版时间。
而这本粉红色封面、印有图案的《浮生六记》,我却可以断定它是1931年出版的,因为该书最后一页盖印有:“中华民国廿年三月六日收到”之铅字戳,显然这是代售书铺盖印的,所以它的印刷不会晚于“收到”的时间。
该书无新序,亦无校阅人,依独悟庵本印。32开平装本。
六、新文化书社本之二
40开本,黄色竖条封面,亦无版权页,封底印有学童树下读书长方形图案,内写新文化书社几字,内容同上,应是1935年前后所印。
七、华北书局本
红色封面,印有图案,书名上方标明“新式标点”。32开本,1933年11月再版,内容亦依独悟庵本。
余所存即再版本,不知初版在何时。
八、中央书店本
1936年5月再版,储菊人校订,版式为双线框内直排,与它本略有别,但内文仍依独悟庵本,校订者亦无着一字。
九、大达图书供应社本
我手中有两本,版权页上的字很有趣。一本是:“二三年三月三版”;一本是:“二十四年十月再版”。依年月,前者在前,依版次后者在前。可见够浑乱的。但它的分工还很细致:“标点者陆连碧;校阅者周梦蝶;发行人周建人”等。内容亦依独悟庵本。
余所存即上述之再版三版两册。
十、世界书局足本
这是我说的第三个重要的本子,因为它的“足本”,改变了“独”本的独统天下,后来者虽多知其“足”为伪,亦抱定宁滥勿缺主义,直到今天,“足”本与“独”本仍鼎立天下,难分仲伯。
许多人都依据1982年6月上海书店影印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来评述足本《浮生六记》,有人还不愿说出自己是依据复印本来写作的,硬装作手握原版,但只要一写初版年份即错,因为上海书店印本上标明:“本书根据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复印。”而此书的世界书局初版书是在1935年出版的。
朱剑芒编的《美化文学名著丛书》不仅有十种合一的合订精装本(现亦有人将《窈闻》和《续窈闻》分别称十一种,但原版称十种,这里仍尊原编者意见),又有单行本同时发售,因系从合订本抽出成册,它的单行初版本甚至未及印版权页。
世界书局“美化”本,十种合订本系精装32开,1935年11月初版。
单行本32开,平装,封面印兰色图案与文字,并在书名上标出“足本”二字,初版未版权页,与合订本同时发行。初版本比以后各版单行本尺寸大3毫米。
1948年11月第四版单行本发行。
余所存即上述三种。
十一、西风社林语堂本
这是我认为的第四个重要本子,因为它首次将《浮生六记》介绍给世界,首次译成非汉语,为以后译成的法、意、捷、俄、德文本开了个好头,提供了借鉴。因为在中国印的是中英文对照本,这对学子们来说,也提供了学习英文的便利。至今,外研社还在不断地发行林译本,至2003年已印刷了4次。香港70年代英语出版社出版的《浮生六记》,所用的底本,也是林译本。
西风社林语堂译本,1939年5月初版,同年8月再版,1940年3月三版,1941年1月四版,同年11月五版,1948年2月六版,1949年3月七版。这七个印本,是解放前在大陆印的全部,此后,沉寂了整整半个世纪后,1999年才由外研社重新印行。
林译本开始的几版有四幅铜版插图,分别为:苏州仓米巷闾口、仓米巷街景、苏州城外福寿山、沈三白绘之《水绘图》图。前面提到冯其庸先生所见到的插图,当即此本而非俞氏本。
书32开平装,封面所绘男女颇似希腊神话景象,不知何以选作此书封面画,此画为蔡振华绘,整个书封设计是黄嘉音。
余存有三册,分别为第四、第五、第七版。
十二、春江书局本
钱铎云校,1940年1月第三版(初版何时不知),桔色封面,黑色图案,依独悟庵本。
十三、文山出版社本
1944年5月初版,土纸直排,标点者季廉。灰色封面,上印一时毛女子。无独悟庵本之题序跋,仅四记正文。此所见唯一土纸印本。
文山出版社在江西。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乡音室藏《浮生六记》民国版简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