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14-10-10 09:24: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与总结 |
九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一、教材分析
(一) 各章内容分析
九年级上共4章:“物质及其变化”,“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代谢与平衡”。这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空气与生命“共同构成了化学部分的基础知识体系。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通过学习物质的组成来给物质分类。在系统了解各大类物质的性质之后,通过化学反应,就可以使物质发生转化,产生新的、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者通过转化,使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变成无害或有用的物质,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使用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现代科学把物质、能量、信息作为三个并列的基本概念,可见能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学范畴。虽然能量这一章内容比较侧重于机械能、电能、内能、功和功率的计算等,但作为综合性的课程,特别要强调的是能量不局限于物理学范畴,它与生命科学、宇宙和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均有密切的相关性。能量的内容会涉及到力的运动,需要用到有关力的测量和单位、力的方向等知识,由于七年级下学习“运动和力“时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尽可能降低难度,所以在学习能量这一章时,还应回顾和重温有关力的知识。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与八年级上“电路探秘”、八年级下“电和磁”这两章内容有关,一些计算题要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及欧姆定律,因此,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要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
第4章“代谢和平衡”,学习生命活动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平衡。以新陈代谢为中心,以人为实例,学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里有必要回顾和复习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中的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
(二) 教学重、难点分析
第一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了解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会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循环.
第二章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转化的规律,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指导材料的发展何利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三章重点难点:重点: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功率;电能及其转化,电功率、焦耳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难点: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功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能量在转化和在转移中的守恒;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第四章重点难点:重点: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的获得、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二、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9级两个班,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对我的极大挑战,学生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备课和作业等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性,教师应注意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尽能力做到完美。有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自控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好动多嘴,影响课堂效率,在作业的完成上折扣较大,订正也不到位,虽然这两个班学生风格不同,但是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应对政策,努力使学生的科学成绩提高。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学上采用小步调勤反馈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优秀率。九(1)班本地学生占主要部分,部分家长对学习也很重视,整体学风较好,落后面不大,应该在如何多培养尖子生上多思考多做工作。针对两极分化的问题,课堂上如何照顾两头是应该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我们初三科学教学的重点,两个班级尽管课堂纪律较好,但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得法,或缺少刻苦钻研精神,学习上就停滞在某个层次,很难再上一台阶。本着新课标的要求,这学期我将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起讫 月日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
9月1日-9月7日 |
1.1
物质的变化 1.2
物质的酸碱性 |
5 |
返校考试 |
|
9月8日-9月14日 |
1.3常见的酸 1.4常见的碱 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
5 |
中秋放假1天 |
|
9月15日-9月21日 |
1.6
几种重要的盐
第一章测验 2.1
金属材料 |
6 |
|
|
9月22日-9月28日 |
2.2金属的化学性质 2.3有机物和有机物合成材料 2 2.4物质的分类(1) |
6 |
|
|
9月29日-10月5日 |
2.4物质的分类(2) 2.5物质的转化(1) |
2 |
国庆放假3天 |
|
10月6日-10月12日 |
|
6 |
|
|
10月13日-10月19日 |
3.1能量及其形式 |
6 |
机动1课时 |
|
10月20日-、10月26日 |
3.4简单机械 3.5物体的内能(1) |
6 |
|
|
10月27日-11月2日 |
|
6 |
|
|
11月3日-11月9日 |
第三章测验 4.1食物与营养 |
6 |
机动1课时 |
|
11月10日-11月16日 |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4.3体内物质的运输 4.4能量的获得 |
6 |
|
12 |
|
第四章测验 |
3 |
期中考试2天 机动1课时 |
13 |
|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 |
6 |
|
14 |
|
1.5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测验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 2.2种群 |
6 |
|
15 |
|
2.3生物群落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2.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6 |
|
16 |
|
3.1
健康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3.3身体的防卫 |
6 |
|
17 |
|
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3.6健康生活
|
6 |
机动1课时 |
18 |
|
第三章测验 |
5 |
元旦放假1天 |
19 |
|
4.4实现可持续发展 |
6 |
|
20 |
1月12日-1月18日 |
期末总复习 |
6 |
|
21 |
1月19日-1月25日 |
期末总复习 |
6 |
|
22 |
1月26日-2月1日 |
期末总复习、期末考试 |
5 |
|
23 |
2月2日-2月8日 |
学期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
|
|
注:若遇学校活动及月考安排,则教学进度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