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叶晓俊老师的《3.6保护土壤》评课稿

(2013-06-16 10:02:07)
分类: 评课稿
    2013年5月16日(周四)上午第四节,科学组叶晓俊老师在八(1)班级开出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3.6 保护土壤》。下午,全体听课老师集中校会议室就上午的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听课老师评课现场:
    主评教师(陈忠秋)评课稿:

 

叶晓俊老师能抓住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和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叶晓俊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围绕土壤的概况和土壤的保护展开教学,通过大量典型的例子和图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思考。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中。有学生的独立回答,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环环相扣的知识整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学习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四、教学建议

本节课叶老师呈现知识的方式有些单一,建议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