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践行德慧智教育的心得

(2015-06-23 09:51:02)
标签:

育儿

教育

文化

分类: 陇原德慧智心得体会

践行德慧智教育的心得

 

  清澈宽恕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甘肃省榆中县一所乡办初中的一名英语老师。1990年毕业于榆中师范,在乡办初中任教长达25年。

三年前,也就是2012年的寒假里,我受安文聪、王喜舜两位老师的邀请,参加了他们在文化馆举办的经典诵读冬令营活动,后来又参加了第一届甘肃省德慧智教育交流会。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我真的很少听到有人谈起传统文化。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前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唯我独尊,我让学生干啥学生就得干啥,学生既没有民主也没有自由。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找不到一点成就感。自从参加完那次培训会后,我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改变工作方法,给学生做出个好样子。于是,我决定在我所教的这个班上实践德慧智教育。下面是我尝试的一些做法。http://s1/mw690/003hpL66zy6Ti0Mx6AEf0&690

2013年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我首先教学生学会一些礼节,如鞠躬的礼节(包括鞠躬的姿势、恭敬感恩的心态)。和问候的礼节(见到长辈和老师先鞠躬再问好)。其次教他们诵读经典(诵读经典要注意身体调节和心理调节。要全身放松,脊柱挺直,端正宁静,面带微笑。心中正气肃穆,平静专注,快乐、开阔、放松,引导学生细细体会阳光和爱心的情感,自然地将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感受释放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快乐放松的心态下诵读经典容易启动右脑的慧识。诵读经典使学生原来焦躁的心情变得平静了,听课的效率提高了。诵读经典,也使学生明白许多意味深长的道理:如何待人,如何爱人,如何明白世间的是非黑白,如何打消心中不正确的念头,如何让自己用心做事。如何让自己克服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的缺点。

我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恭敬感恩的心,去诵读圣贤经典。每天只要我的课上,我先和同学们一起诵读5分钟左右的经典,(以《德道经》为主)然后再上课。通过感恩心教育,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明白我们做事要讲求良心,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还经常教育学生要敢于承认错误,不怕犯错,就怕知错不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会道歉,每天在我的英语课上或者是在班会课上要违反纪律的学生向全班同学承认错误,并且道歉,说: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谢谢你!再鞠一躬。学生一旦承认了错误,自己心里也轻松了,再不怕老师和同学指责了,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会更好。例如我们班的谢玲同学,几周前,她给我写了一份道歉信,原因是因为她在学校碰到我,没有问好,她说:尊敬的班主任您好:我怀着深深的愧疚之心给你写这份信,还请您原谅我这种不对的做法,以后我会改正的。您应该还记得,在上周星期五课外活动的时候,我走着,看见您从办公室出来,朝我这边走过来,我本想上前去向你问声“老师好”,但是碰巧有一位老师也过来,您向他打招呼,这时候我却从您的身旁走过,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后来,我又和张璐(我班的一位女同学)一同从教室出来碰到您,虽然差不多有两米远,但是张璐走上去向你问好,我却又没有做出任何举动,事后,我想我和张璐的做法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班主任您教导我们要学会反观自己,这件事之后,我才知道我和张璐同学做人的不同,我和她在做人上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感到十分惭愧。还有您经常说,学习知识的前提就是先学会做人,一个人,不会做人的话,又何谈学习知识呢?虽然我的学习成绩比张璐的好些,但是,在做人的方面我却不如她的多,所以我要向她学习。我们天天都在诵读经典,而我的这种做法却丢尽了我们八、2班的脸。在这里我做出深刻的忏悔,还希望您能原谅我。最后我还想对您说,“班主任,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谢谢你!”像这样主动找我道歉和给我写道歉信的同学很多。
http://s5/mw690/003hpL66zy6Ti0MGJz6e4&690

下面谈谈三年来我践行德慧智教育的一些体会:

我参加过好多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培训,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现行的各类教育教学模式,之所以低效或无效,之所以容易走入困境、进入误区,是因为这些教育模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我觉得只有在本源上、根性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在本上、根上去转变学生的心灵,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有作用。

而德慧智教育就是利用诵读中华经典,来启动道德能量,利用这种本源能量来矫正学生的禀性,培养学生的品格,形成学生的道德人生。利用《德道经》诵读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变化。随着《德道经》诵读的深入,学生逐渐开始了反思,我积极引导学生反观内省,净化学生心灵的品格,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是有效的、成功的。如我班张志华同学在一次交流会上这样说:通过一学期的诵读,我发现我和我周围的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我,以前上课时,我比较散漫,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而诵读《弟子规》和《德道经》有效的提升了我的注意力。以前总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争个面红耳赤,基本上可以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但在诵读了一段时间的《弟子规》后,我明白了“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的道理,我开始尝试着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现在,我的家庭十分和睦。诵读国学经典,也使我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我,还有我们班上的其他同学,像是吕青萍同学,在违犯纪律之后,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哭着去找班主任道歉。像是蒋菲,梁鸿鹏,私自拿手机,被值周的老师没收,他们都是第一时间去找班主任道歉,而最后的结果都是班主任原谅了他们,因为班主任说过;“知错改错不算错”。而正是诵读经典,才使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前几天班上的一位同学说,以前犯了错,总是希望班主任不知道,能瞒就瞒,瞒不过就骗。而在诵读了一学期的经典后,现在犯了错,倒希望班主任早点知道,这样自己的心才会放松。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同学,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在我们诵读经典以前,我们的班主任和其他的老师一样,会责罚我们,但在陪我们诵读了一段时间的经典以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开始笑着给我们上课,开始和我们交流,谈心,开始做我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做老师。一开始我们不太习惯,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班主任是一脸严肃,一脸冷酷,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的班主任这样,会和我们开玩笑,会和我们坐在一起,会给我们鞠躬道歉。但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后来慢慢地习惯了,习惯了班主任的笑容,习惯了班主任的宽容,习惯了班主任的包容。班主任说,正是诵读经典才使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也正是国学经典给了我们一位好班主任,可能有同学会说,我拍班主任的马屁,但我想说,如果每一位老师可以放下面子给自己的学生鞠躬道歉,那么你或许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了。http://s11/mw690/003hpL66zy6Ti0MGzCa7a&690

班主任变了,班级也随着变了,自从我们班诵读经典以来,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早上捣乱的同学少了,背书的同学多了;中午打闹的同学少了,写作业的同学多了;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少了,看书的同学多了。这正是诵读经典使同学们发生的改变。有人说我们班在做样子,有人说我们诵读经典耽误功课,但我觉得我们班主任说的对,“教育教育,教书育人,先得育人。一个人,如果没有数学知识,没有物理知识,没有化学知识,至少还是人,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仁义礼智信,别人就会说‘这个人,不是人’”。

他说学习经典,相当于与一位智慧的老人交朋友,轻松的接受他的教诲,吸取他的智慧。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生存的真理,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它的深度和广度,为后世所难以超越。诵读经典,回归淳朴;诵读经典,与经典相伴。看着这位同学的肺腑之言,我们还有什么说呢!

通过《德道经》的诵读,学生普遍懂得了道德就是生活,道德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做人,我们的起心动念就在道德中,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道德。道德不是抽象的、不是空洞的,是和我们的生活、做人分不开的。当孩子们懂得了道德就是生活,道德就是自己的父母,道德就是自己的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懂得:自己只要在生活中规规矩矩做人,一心一意做事,自己就是一个道德中的人,自己将来就会成为栋梁! 

我们在努力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其实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很重要,《弟子规》中讲到了“余力学文”,今天我们的孩子表现不好,我们的学生表现不好,都是没有做到,弟子规中的前几项,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是舍本逐末。周易中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只有我们自己充满仁慈和大爱,以“百姓之心为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才会做一名好老师,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那么我们做老师的,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歧视学生,不要小看任何人,因为每个人在时空中都是一个点,今天他和我们同处,肯定有他存在的理由,“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不要单纯的说人,在某些特异性方面,我们还不如一只小虫子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对别人说三道四呢?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在这个“乱花渐欲,迷恋人眼”的社会,在别人看来已经不是学习的年龄了。让我们静下心来,和自己的学生先开口读一读《德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大学》等经典,读上十年八年,然后看看自己有无变化,看看周围的世界有无变化。德慧智教育信用就幸福!

下面谈谈我践行德慧智教育的一点收获:

1、班级学生的变化

通过《德道经》的诵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较深的认识,责任感增強了。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地增强了,以前班上组织活动,同学们总是不太热心,生怕耽误自己的学习,可现在只要是班上的集体活动,同学们全部积极参加,而且能全身心的投入。上学期第十二周我们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政教处安排之后,我班的同学积极准备,自编自演,包括节目的编排、配音都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我只是给他们加油、打气、鼓励,每个学生都非常积极,比赛完之后我班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通过诵读《德道经》,这个班的整体学风班风,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是体现在表面上,而是渗透在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当中。如班上的学习风气特别浓厚,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像过去一样,或者等待老师来讲,或者干脆扔下不管;而是首先自己钻研,实在解决不了,就去问同学、问老师,不耻下问。这些现象是其它班级的同学所没有的。

我带的这个班的同学,经过两年的诵读教育,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上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全班53人,其中9名同学直升生上了银行学校,参加中考44人,其中市级示范性高中(恩玲中学)录取10人,省级示范性高中(榆中一中)录取8人。最值得的是,在当前初中生早恋成风的情况下,我班的男女同学没有一个出现早恋现象,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关系非常纯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现象。 

2、学校整体的变化

我校陆校长亲自为教学楼取名“德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德慧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德化心灵,开启智慧”。“德慧楼”寄托了校长对学生的关爱,他希望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个孩子是具有道德心灵和智慧头脑的有用之才,同时也向人们展现德慧智的办学理念是我校的特色,它已经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校自2013年9月正式开始全体学生每天诵读国学经典。学校领导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慢慢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的经典诵读方案。七年级的同学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德道经》。八年级的学生诵读《论语》、《中庸》、《德道经》。九年级的学生诵读《大学》、《礼记》、《德道经》。各年级除了诵读以上的经典外,还要求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联系所学的教材,背诵50首古诗词。大家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领读,诵读,背诵,赏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家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吟诵中汲取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为了营造浓厚的经典氛围,我校大力加强楼道走廊文化建设。教学楼的一楼是论语的精彩选段;二楼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三楼是千古绝唱的诗词。那图文并茂的经典诗词,装扮了走廊,那感人肺腑的忠孝故事,滋润了心田。一面面的墙壁都在说话,一块块板报都在育人。使整个“德慧楼”成了全体师生精神栖息的家园。

 “一日之计在于晨”.当早自习的铃声响起,同学们便开始了一天的第一次经典诵读。“人之初,性本善”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和失德的良知。他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我们可以说,最正式的经典诵读是在课间操时间。广播体操刚刚结束,体育老师一声令下,一千多人齐刷刷快速集合,没有吵闹,没有拥挤。大家在政教处的老师指导下一起诵读。刚开始是一段声情并茂的导引词,要求同学们全身放松,恭谨感恩,心无杂念,调整呼吸准备诵读。你听“道德,请接收我不全的德性,让它周全圆满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献给社会。”三个年级,一千多人,异口同声。声音是那样的洪亮,气势是那样的雄壮,响彻校园,冲向云霄。此时此刻,天、地、人连通起来了,眼前是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圣贤的智慧之光洒向了每一个孩子,他们幸福的像花儿一样绽放。“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诵读经典,吮(shun)吸着精华,他们的心灵像泉水一样清纯,他们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当听到孩子们虔诚的念到“感恩天地的滋养,感恩国家的培养,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是欣慰的,是圣贤的教诲使我们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是舒心的,是道德的力量让我们对班级的管理不再呕心沥血。

当放学前5分钟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就会自觉地安静下来,在班长的组织下,跟着校园广播领读录音,以一颗虔诚的心诵读《三字经》、《感恩词》。我们有理由相信,晚餐时的孩子们更加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恩国学,让孩子们及时地从经典中摄取丰富的五德能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每个语文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或“大浪淘沙”,或“晓风残月”。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各班语文课堂的古诗词就像一朵朵鲜花一样,尽情绽放,千姿百态,是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厚积而薄发,滴水能穿石”。每天的经典诵读为孩子们积淀了文化底蕴,提高了语文素养。把我校打造成了书香校园,为我们营造了和谐家园。

为了使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顺利进行,长期而有效地开展下去,校长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取经,先后去兰州、北京,张掖、民乐培训学习,实地考察,交流经验。在学校的大型集会时,陆校长还会亲自督导,教同学们“梅花韵拍操”。那五个手指紧紧地撮在一起,宛如一朵绽放的梅花。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一边拍打着手心,一边诵读着国学。这种强身健体,开启智慧的诵读形式,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主管经典诵读的领导也绞尽脑汁,制定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细则。不但在时间上合理地安排,而且还设计了其他的项目。比如:在校园广播站,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的诵读专栏,每次语文考试涉及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试题,假期布置有关国学经典的作业,举办诵读汇报演出等。除了领导的指导,班主任老师全力以赴安排本班的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和前几年相比,中考录取人数由原来的六十人左右增加到九十多人。中考录取率有了明显的提升,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几,提高了十个百分点。中考成绩虽然也是德慧智教育的一个检验,但它绝对不是检验经典诵读成效的全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仅是教学,今天教育播散的种子,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才能开花结果。仅仅两年的德慧智教育,全校学生内在气质的变化和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已经令我惊诧。我敢说,德慧智教育,将会使当前教育走出困境,为新世纪走出一条真正的和谐教育的大道来!

“感恩一切付出的人”。大家齐抓共管,使经典诵读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的我校在圣人的指引下,在领导的带领下,乘着经典之舟,载着希望之星,努力驶向“德”、“慧”、“智”全面发展的新的彼岸。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