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业导师杂谈 |
时下,对年轻人而言,“创业”仍是颇具正能量的词汇。我曾应邀参加过几次对创业青年的指导活动,同台的几位很有成就的创业家的话讲得都很有感染力,台下气氛热烈,年轻人眼里都闪烁着自信的光。我本人的经历虽然故事性还不错,而且也被某杂志称为“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家”,但我自己觉得当初创业并不在我的预想之内,更象是若干偶然促成的巧合。我骨子里并不鼓励大多数的年轻人去创业,这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的路。老实说,在气氛热烈的创业论坛上如此吐槽,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懈气。
前段时间,日本福冈市政府邀我去给当地的创业青年讲演。在日本,这种讲演我基本都会谢绝,但考虑福冈是养育了我妻子的城市,我就欣然接受了。
此次尽管不是很主动,但我还是早早来到会场附近,在公园的椅子上坐下,看着人影稀少的公园,回想起从一个人开始创业的过去,不禁眼眶发热。
创业初始,我也经常一人来到公园发愁。现在看来很小的事情,对一个刚出校门就创业的青年,尤其是在一个人脉不通,文化不同的异国,所有的都是未知,我天天都在不安之中。
我没有感觉过CEO伟大,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我只有一个职员,我不比他伟大,因为他是我自己。后来我终于雇了第一个职员,他本来不想来我这里,只是他没地方去,为了糊口不得已才来我公司,我没有资格觉得比他伟大。
后来我雇了第2个人、第3个人、第30个人,那我也感觉不到我有什么伟大。员工的薪酬都要给足,还要周到地照顾他们,让他们安心工作。刚起步的小企业,不知能收入多少,却要保证给足职员的薪酬,我的心里好像天天在赌博。
创业之前在学校里接触的人大都是有理想,有上进心的人,可公司草创期的职员要不是进不了大学,要不就是中途辍学,根本就没有上进心。就是他们,还经常看不起我这个年轻的CEO。我只能忍受,因为他们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中国留学生,没钱,没人脉,没有在日本的社会经验,更没有在日本的经营经验,人家信我才怪呢。为了证明我很一般,我要加倍付出努力,我哪敢奢想显露一下自己的伟大?
我去大企业销售,那里有很多我的同学们就职,我当然要对他们及他们的上司点头哈腰。里里外外都要低头,这是创业者的宿命,你要尊严和伟大,你就别去创业。
我拿到第一个合同时,我早早回到家里,对着山东的方向磕了好几个头,从心里感谢了我的祖宗,感谢他们保佑了我。坦诚地说,我没有感谢用户,用户对刚创业的小企业是苛刻的。
稻盛和夫曾问我说“你祈祷过了吗?”,我非常理他的意思。创业初始,我们用尽了所有资源和智慧,那也没有谁保证我们创业成功。所以我们最后是带着祈祷的心情去做事的。你没有功夫和余力去卖乖子,你不可能觉得你伟大。
抱着信念,扛着风险,建立组织,开发产品,让企业活下去,这不过是分配给一个创业者的最初的工作。他对外要尊重客户和股东,对内要安抚职员,这是一个辛苦的工种。CEO的唯一奖赏就是结果。
当我看到那些领着随从,昂首阔步的CEO们,看到那些对朋友张扬,对职员跋扈的高管们,我会暗暗想“这哥们吃的苦还不够”。吃苦多了,磨难长了,我已经习惯朴素,即使现在有再好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都不习惯昂首阔步了。
在我结束给福冈青年们的讲演时,我讲了3条创业心得。1、放下架子,做别人不愿做的事。2、别奢想赚钱,先保证企业自立于企业之林。3、少谈梦想,保证每一个现实的计划变为现实。
我的指导没有激情的梦想,也没有“我能”的激励。对憧憬创业之路的年轻人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助力。自己说了实话,虽有惭愧,但想想创业中成功的比率远小于失败,对自己的“误导”也就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