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小学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思考

(2006-11-02 20:00:00)
标签:

杂谈

      学校又有三项省级课题立项,我也准备参加其中一项的研究工作。回顾自己做课题走过的路,感触颇深                   

                     我对小学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思考
    以前,在我的心目中,认为所谓教育科研就是要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目的是为教育事业发现新的教育真理和教育知识。所以,五年前我的课题被立项以后,尽管觉得搞科研很难很神秘,无从下手,但我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野心,那就是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觉得自己一定要发现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真理或教育知识,梦想着要将自己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经验升华为某种教育理论。
    如今,我的课题已获省级奖项,回过头来再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禁哑然失笑,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
    现代教育提倡在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是小学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需要小学教师再去发现和构建,实际上这些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人家在办公室里真正搞科研的专家教授早都研究出来了,不需要你再去发现,再去构建。
    那么,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到底在哪里呢?目前,我是这样理解的:课题研究是我们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生存的状态。
    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科研课题的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我们的研究再系统,它在根本上也只是意味着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反省,一种反思。我们不是要在研究中发现什么教育真理,而是对我们自己的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深刻体验和理解;研究的成果也不是要给你所研究的课题总结一个什么模式,下一个什么定义,而是一步步的解决你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完善与改进你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我觉得搞科研的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实际收获的东西不仅仅写了几本书,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奖项,应该还有许多不能物化的东西存在。
    因为,我们老师的研究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旧我”,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大家都明白,教育是对人的事业,教育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即便是一个特别成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只是高度个人化和情境化的知识,你获得的也只是适合于你自己的知识,你的研究和发现只具有改变你自己的力量。所以,对我们做老师的来说,搞教育科研不是为别人而研究,我们就是在为自己素质、品味的提升在研究,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的最终的使用者、应用者和享受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说评不上奖的课题就是失败的研究,不参加评奖的课题就不用搞,我觉得教育科研绝对没有失败的研究,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课题研究是我们参与其中的真诚的投入,是我们对自己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是我们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和成熟,是我们自身的素质和品味在不断的得到提升,即使这种成长和提升是微不足道的,但也绝对是成功的!
     同时,教育科研有着它内在的规律性,搞教育科研,一定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1、学习前沿和先进的教育理论,跟上教育形势发展的步伐,顺应时代潮流;2、学习典型的教育科研案例,了解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环节和规范,找准课题推进和运行的头绪和方法;3、学习计算机和其它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自己检索、整合、积累、处理资料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阶段性安排和自己承担的任务,有目的的去实践、去应用、去验证,把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整理好、积累好、保管好,确保课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完备而详实的研究资料之上。
    搞教育科研还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课题研究组织。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言献策,毫不保留,形成了一种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局面。千万不能抱着你们干我挂名的不作为态度,这样你将一无所获。
     搞教育科研,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万不可缺。经费是教育科研的润滑剂,在课题实践中,需要订阅一些专业报刊杂志,需要借阅一些理论书籍,需要购买软盘、软件、声像资料,需要使用纸张、图片、办公用具,需要印刷、装订、归档费用,这些都需要经费保障。同时还需要时间保障、场地保障、人员保障,这些后勤方面的因素,有时会让人大伤脑筋,往往让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
      ==========================================================
    下午课题组活动,对有些人提出请市区教研员挂靠在我们的课题组的“别样”想法,我多少有点失望。
    不错,请市区教研员来指导研究工作没有错,作为教研员他们看问题毕竟要比我们一线的老师有高度,有水平,邀请他们参加对我们的研究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是,如果想凭着因了他们的挂靠而评奖方便的话,我觉得这是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所作所为的一种亵渎,一种愚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班级读书计划
后一篇:憋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