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股暴跌根源解析

(2014-01-27 16:38:17)
标签:

也是

根源

篇文章

权重股

几个

分类: 市场观察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交易个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个股之间的联系性,机构通过个股的异常波动制造陷阱的可能性。当我们试图将自己的眼光分不到几个个股之间的时候,那么你就会发现技术分析和传统的基本面分析把握不到的地方。

 

比如我在上篇文章提及的边际效应。那么,在这篇文章,我们就简单说下机构制造陷阱的种种做法。

 

比如今天金融股尤其是券商的下跌,我们会发现市场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即资金撤离新兴市场。事实上,是这么吗?

 

在上周五太平洋和很多券商股的大涨和今天国金证券大涨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家是否想过这些。当然,我们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走势,比如在去年12.2日开始,招行开始连续大涨,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国金证券作为当时的龙头却已经涨不动,而在这些后起之秀疯狂之后没有几天,国金证券的暴跌最终导致了券商股的见顶。

 

如果套用以前主力的这种形式逻辑,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次太平洋的角色和之前招商证券的角色是差不多的。

 

类似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这几天手游股的炒作,我们会发现乐视网在高位盘整的这几天,一些手游股意外强势,比如天舟文化,比如光线传媒,这几天上涨都在20%以上,但是乐视网却在高位几乎涨不了多少。

 

而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些后起之秀的崛起固然有一些踏空资金的二波炒作逻辑在内,但是也可能是具有一定的诱多性质的,你看到了,自然就能把握着第二波炒作的暴利机会,你看不到,那么就只能看着上涨而不知道怎么做。类似的逻辑推理,也许在后期,一些踏空资金还会去启动一直没有动的华谊兄弟这种权重股,但是也许也不会,毕竟,越往后,大家对这种炒作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当一种逻辑普遍被市场知道的时候,那么这种逻辑的成立以及安全边际也是在逐渐降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