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企业的变革方案

标签:
财经 |
一、背景材料
二、分析反映问题
一)、财务方面
二)、企业家方面
三)、管理培训方面
四)、企业总战略方面
5、“红高粱”的核心理念以及企业使命模糊不清,只是为了盲目扩张,打败竞争对手,进而扬名。我认为这是“红高粱”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这各因素是一个企业成立时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企业连成立的目的与使命都没明确,那么这个企业会成为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的牺牲品,所以说企业成立时或成立前,企业家一定要明确企业的使命与核心理念,尽管这个使命与核心理念还不够全面,如惠普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尽管创立惠普时惠普公司只是一个车库,但是惠普最珍贵的基因就是创始人遗留下来的发明精神尽管经历了几十年仍未改变。很显然,乔赢把“红高粱”当成打败竞争对手以实现扬名的工具,当然,并不是说企业不需要打败竞争对手以实现扬名,但是这些因素与现象是企业明确使命与核心理念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而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三、解决措施
3、采取正确的途径进行多渠道融资,实行保守的财务政策。
进行企业融资时,要考虑种种影响企业的因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融资,不要盲目不计后果的进行融资,因为每一个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不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情况进行适当融资,“不要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我们还需要实行保守的财务政策,适当的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的投资,阿里·德赫斯曾在《长寿公司》中写道:“真正的长寿公司在财务方面一直实行保守的财务政策。”它们不会把资金进行过分的投资而会把一部分资金放置在公司里,防止公司出现意外风险发生资金链的断裂,同时在遇到真正的机遇时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实现成果与绩效的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壳牌、杜邦等公司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德鲁克也曾说过:“企业不要是过分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为利润最大化这个指标在企业中的意义值得商榷,它会使企业陷入盲区,而利润最小化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把企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应对企业风险和对其他领域的补充与投入,如对人员的培训、设备的更新换代、营销系统的完善等等都会是企业更好的发展。纵观企业史急于求成的企业与组织最终会走向衰落,如GM的创始人杜兰特过度的兼并与收购其他的汽车公司导致的后果。当然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也表示:“长寿公司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进行过兼并与收购其他公司。”因为你几乎无法想象兼并与收购以后企业的后果是什么,可能短期产生好或不好的影响或者长期产生好与不好的影响,也有可能什么现象都不发生,总之,后果你无法准确的预料。
4、重塑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的管理素质。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企业家与领导者应具备一下素质与精神:1)、超越金钱的高尚追求。2)、高屋建瓴的哲学思考。3)、敢冒风险的经营胆略。4)、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5)、求才若渴的博大胸怀。6)、知人善任的驾驭能力。7)、凝聚团队的人格力量。同时企业家还应具备认真听取同事与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不要急于求成。正是因为乔赢没有听取同事的意见急于追求盲目扩张的策略导致“红高粱”失去了一次厉兵秣马,重整山河的重要机会。纵观历史,急于求成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因为急于求成会使人失去理性,使人变得固执很难听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导致骄傲自满,最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局面。
5、进行人员培训,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以及企业内部的沟通,采取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素质与主人翁精神。“红高粱”由于盲目扩张导致资金的短缺进而引起人力资源质量与数量的不足、管理的缺失,我们通过引进GE的“活力曲线”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活力曲线”如下图图1
在“活力曲线”的指导下,对于优秀者20%的人员,进行奖励与晋升,留住他们,对于对公司生死攸关的70%人员,培养他们,期望他们有一天成为优秀者,对于垫底的低效率的10%的人员,我们进行适当的培训,如果效果不佳,解雇他们,尽快摆脱他们,不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试图把他们变成前两者。这种奖惩分明的培训方式,不仅激励员工而也使一些员工产生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