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遊随笔]——寻访.无锡严家桥

(2014-02-22 17:19:13)
标签:

图片

文化

分类: 【鄉黨师友】

     严家桥:  属羊尖,明末严河永自东后村迁居于此,建一石桥而得名

 

    严家桥村地处锡、澄、虞交界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书码头和医药码头,近代为重要集市贸易场,是无锡望族唐氏发迹之地,有享誉江南地区的唐仓厅;也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唐顺之后裔居住地,党革命活动的老根据地,锡剧的发源地、被誉为锡东的“小无锡”。古镇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记录着江南水乡文化发展的点点滴滴。沪宣公路建成之前,严家桥的经济文化繁荣程度远远超过羊尖,坊间有“先有严家桥,后有羊尖镇”的传说。

2009年,严家桥古镇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第4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http://s15/mw690/003hfeW2gy6IaFERuRwa6&690
严家桥村口广场,景溪亭
http://s9/mw690/003hfeW2gy6IaFIbRLw1e&690
http://s10/mw690/003hfeW2gy6GYiLmHBmb8&690
早在1934年,严家桥率先从常熟通了电,是无锡最早有现代化气息的乡镇。

    据说当年曾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市镇,交通运输根据当时客货运营的需要,镇上有对外固定的航班、小火轮10家。河两岸密布着10多个码头,每天开往澄、虞各地的客轮就有4班,码头上都是精壮有力的搬运工人。
      严家桥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分布着东、西、南、北、中市、庙前6条街道。在不到400米距离的市河上,东西横跨着4座桥,河两岸密布着10多个码头,镇区内还有大量民居宅院。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容纳这么多的内容,足见其密度和繁华程度。

http://s6/mw690/003hfeW2gy6IaFMipOv6f&690
http://s11/bmiddle/003hfeW2gy6GMyOzSie0a&690
    严家桥,属羊尖,明末严河永自东后村迁居于此,建一石桥而得名,作为一座近800年的江南古镇,市镇上有各类商号195家,固定摊贩27家,经营项目几乎涵盖了民间商业的全部项目。近代为重要集市贸易场,也是重要蚕桑养植地和丝市,沪宣公路建成之前,严家桥的经济文化繁荣程度远远超过羊尖。
http://s4/mw690/003hfeW2gy6IaFPRv8r6f&690
四通八达的永兴河从青石老桥下流过
http://s16/mw690/003hfeW2gy6IaFUoTGy4a&690
http://s2/bmiddle/003hfeW2gy6GYk2woAUf0&690
原为自清代至民国的民居,鳞次栉比,前街后河,一般均有砖石码头通向河中。不少人家干脆将支撑房屋的木、砖、石柱伸入河中,形成长达100米的“枕河人家”,
http://s6/mw690/003hfeW2gy6IaFYM4Zp8f&690
http://s3/mw690/003hfeW2gy6GYjmLSU2f2&690

   这是无锡东北角一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东接常熟、北临江阴,据说当年曾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市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严家桥在当年成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http://s4/mw690/003hfeW2gy6IaG31vNGec&690
河畔厅堂宅院、构成了江南乡间繁华古镇典型的特色风貌。
http://s9/mw690/003hfeW2gy6IaG74oKY50&690
唐氏建筑群体

http://s15/mw690/003hfeW2gy6IaGbfB2ra3&690
米码头仓
http://s5/bmiddle/003hfeW2gy6IaHT3rOx21&690

http://s7/mw690/003hfeW2gy6IaGh7vqy02&690
站在永兴桥上

http://s5/mw690/003hfeW2gy6IaGjLRkzc7&690
http://s9/mw690/003hfeW2gy6IaGsEK5ebc&690

两三位远道而来的游客,街上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声.老街已破旧败落
http://s4/mw690/003hfeW2gy6IaGAWzmWca&690
沿鹅卵石铺就的蜿蜒老街道游过
http://s14/mw690/003hfeW2gy6IaGLD0Om2a&690
老街的生活平静恬淡从容不迫。老街曾繁华一时,如今沧海桑田,已破败凋零。
http://s11/mw690/003hfeW2gy6IaGT29MG8e&690

老街公益水井,到现在村民还在用http://s10/bmiddle/003hfeW2gy6GMy2o6znc9&690
严家桥的艺术的熏陶.人文气象
http://s7/mw690/003hfeW2gy6IaGVVJmm26&690
画家画的严家桥百米长廊
http://s6/mw690/003hfeW2gy6IaGZIoiXa7&690

江南古镇----严家桥http://s16/mw690/003hfeW2gy6IaH5gAcu86&690

闻梅花香
http://s7/mw690/003hfeW2gy6IaHaY6YWba&690
昔这是唐氏家族留下的遗产,村里把它改造成一个小戏台。日繁华已消逝
http://s3/mw690/003hfeW2gy6IaHfCqrwf2&690
严家桥是锡剧史上的一块宝地

严家桥是锡剧发源地。锡剧早先叫滩簧。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所备《万寿庆典》中,选进《桑农献瑞》戏文,注明用“滩簧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已有两人对唱形式的“对子戏”流行于严家桥、羊尖一带。早期滩簧吸收了“采茶灯”的舞蹈动作,逐渐由坐唱到立唱。采茶灯当时在江南极为普及。每逢新春佳节,民间都有“调采茶”自娱。农谚有:“正月半,龙灯看;二月半,采茶看;三月半,会来看;四月半,加田岸……”。也就在那时,严家桥出了一对唱滩簧颇有名气的当红艺人,男的叫金巧,女的叫青宝(有可能女的叫金巧,男的叫青宝,现暂从历史资料)。金巧从小受爱唱山歌的父亲的影响,常自编自演滩簧,如《徐阿增扎灯》等,都是根据他父亲的口传编出来的。最早出现的女艺星青宝姑娘被公认为锡剧女祖师,青宝年轻时,每逢早春二月,便在严家桥四乡调采茶灯、唱滩簧。18岁时,两人成婚。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夫妻双双开始化妆演唱。金巧后来又自编自演讽刺统治阶级的俚俗小戏,自己扮旦角,与王文香等人一起演唱,把高昂的土簧调,变化为柔软动听流传至今的“老簧调”。常州北乡落第秀才白秋荣,再把俚俗小戏重编词章,成为锡剧中十八出对子传统老戏,如《白兰花》等。“一代宗师”袁仁义则把锡剧带进了大上海的舞台。再后来发展成为常锡文戏,即现在的锡剧.如今的严家桥小学开设了锡剧学艺班,
http://s3/bmiddle/003hfeW2gy6IaHCILdJ2f&690
http://s9/mw690/003hfeW2gy6IaHz93du58&690
严家桥的面积8.3平方公里,走一圈差不多是大半天时间。
http://s6/bmiddle/003hfeW2gy6IaHvR0uUe4&690

http://s5/mw690/003hfeW2gy6IaHmAh3t7b&690

http://s2/mw690/003hfeW2gy6IaHOYNn0b6&690


http://s3/mw690/003hfeW2gy6IaHjUjCV49&690
另外有开业医生诊所26家,

http://s4/bmiddle/003hfeW2gy6IaHMsGAjb3&690
本土

该地区还拥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清明节拜香、九月十八城隍庙庙会、严家桥土布和胡家印染、放大鹞子等。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交通!公交车乘715严家桥专线要一个半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