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研究】房山叶腊石种种

标签:
(琢石拾零)杂谈 |
分类: 【印石究癖】 |
http://s9/mw690/b301a17end280a1109c18&690
轩辕箫歌
北京房山区的印章石材房的面目
http://www.wenfangcn.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s1/mw690/b301a17end280a4aeb610&690
http://s4/mw690/b301a17end280c243a1a3&690
找风荷的门头沟潭柘寺叶腊石到了,北窖叶腊石质腻,不透明质松易刻,是适于雕琢的石料http://s6/mw690/b301a17end280d5b4dad5&690
潭柘石(赵家台坑)紫云
http://s3/mw690/b301a17en7b73ea1f4412&690
老啸用赵家台石治印,为风荷兄所嘱制[泉花杏雨楼/规矩印]
http://s16/mw690/b301a17end280e439441f&690
据说京西八大处附近有叶腊石,可用于篆刻,
据说北京门头沟亦产印石,称黄石,却没有见过实物。
据说房山石在房山区佛子庄乡北窖村有产。
传说中的房山石
http://s9/mw690/b301a17end2810a78e548&690
传说中的北京石,绿色的叫北京绿
http://s8/mw690/b301a17end2810e97e497&690
北京石,绿色的叫北京绿http://s11/mw690/b301a17egd5eb2027a41a&690
青田石与房山石对比
http://s7/mw690/b301a17end2ee34c06be6&690
门头沟石头多,多是什么石?
门头沟98.5%是山区,山区山多石头多,似乎是穷困的象征,其实,恰恰相反,山多,石头多,正是门头沟的一大财富,是得天独厚的一大笔财富。古人有“西山石为薪,黝黑惊射目。”的诗句,说的是门头沟盛产煤炭,其实,门头沟石头的颜色色彩纷呈。
如斋堂的画眉石(黑色),北岭的页腊石(浅绿色)、潭柘的紫石(紫红色)、北岭的滑石和石英石(白色)、小园的板石(绿色、浅蓝、青色等多种颜色)沿河城的花岗岩(多种颜色)、灰峪的灰石(白色)等。
妙峰山南庄采石场附近的石头更是多姿多彩,尤其是在通往滴水岩的途中,有的石头如蜂巢,有的如一本半开的书,很多建筑物现在铺垫的水磨石,基本是人工所为,而在那里,就有天然的和水磨石异曲同工的巨石。
石头的颜色有红有黄有绿有黑有白有青,有的几种颜色交相辉映,一块石头呈三四种颜色,很多石头简直就是一幅色彩生动线条优美的图画。
在沿河城西北的黄草梁附近的岩石也很有特色,可称是色彩斑斓,不但有花岗岩大理石,还有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石头,有的尤如玛瑙,有的形似珠玉,有的极象是南京的雨花石。
据说,门头沟的河滩附近还有过可以乱真的假田黄石。
门头沟石头的颜色可谓令人目不暇接,其用途也十分广泛,可在建筑、装饰、医药、文化等广阔的领域大显神通。如果搞一个七彩石大赛,或是石头展览,门头沟是极可能夺魁的。
大石窝出产汉白玉~周口店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著名~~河北镇矿产资源丰富,出产石灰石、煤炭、石板、大理石等~~~佛子庄乡煤炭、青石板、叶腊石为主要自然资源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EN00SIGG.gif
.老袁和石头的故事。
博客里的图片,老袁 看了之后,才知道叫“房山石”,同时也勾起老袁卅多年前的回忆。
老袁 也有这种石头
http://s4/mw690/b301a17end2ed9cc8b2e3&690
看见图片与介绍,老袁 突然想起也有这种石头,那是一九七八年,俺部队在北京门头沟潭柘寺附近架设通信线路。在此地驻扎,施工沿途建有这样的采石场。当时也不知是叶蜡石,只见切的方方正正,用刀子一刻能刻的动,那是我刚开始学习篆刻,就检了不少扔在解放车的座位下,走到那没事时就刻两下,这堆石头在我的解放车里跟着我走过了大江南北,随刻随丢,退役后舍不得扔还带回了几块。就是这种石头伴随我对篆刻有逐步的认识和喜爱。
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我已忘记我曾经和这石头有着一段缘。看见图片后,我立刻就在我刻过的石头筐里翻找,还真找出几块。上面竟还有当年曾刻画的痕迹。当时的心情不亚于见到我多少年未见到的战友之亲切。
此石,即不名贵,也无名气。可是,今天在捧在手里把玩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石本无贵贱,就看他在你心里的价值,几十年来,无论到什么名山大川,都会有意识的注意当地的石头。不是刻意的去找,也许就是顺手拾来,这就是你和这块石头的缘。他会给留下你一段记忆,此可谓“石不能言最可人”。
感谢啸石楼,又打开了我一段尘封的记忆。
下一回,我将把这几块石头雕饰一番,把和这块石头的前缘继续下去。 老袁和石头的故事。
老袁 发这种石头整的简单钮。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袁兄的一段缘,让我想起当时的有志青年就是这样的!
老袁翻出的那石头几十年了,应属房山老料!珍贵啊!!!期盼早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