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乙堂 ] 我对刻刀的一点浅见
(2012-12-09 12:14: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琢石拾零】 |
原因是什么?
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的所谓艺术家们没把真正的艺术当作潜心修炼的追求。而只是一时的自我欺骗而已。
没有追求,就不会想到精益求精。就不会想到想方设法将作品打磨到令世人满意的程度。
所以首先心思不纯,其实是最为蒙事的。也是无非是自阉的最好的方式罢了。
当今有的刻家,号称如何如何,其实烂在心里已经是无药可救了。我有一个号称书法家的朋友,也自称教了二十多年的书法,平时不时呼么喝六的。某日我请其一顿酒足饭饱之后,请他给我题一个“胜寒庐”的斋名。没想到“庐”字该兄竟然并不会写。我将庐的繁体告诉了他,而他还是不能下笔。最后好不容易写了“胜守庐”三字,却真的差点没把我一块上好的木板糟蹋。原来该兄所写“胜”字,既非法体,又非我体,而只不过是小儿笔顺的搬家,而寒字却莫名的多出两个笔画来。至于庐字,更是一个广字下面写了一个教字的起笔。而这样的写法无疑是我所向来未见的,真的是一个不可想像的烂字。
所以,第二我以为以为既没有修炼,又没有自省,更没有技法,同样是不可法的。
至于说有的的师傅说一把好刀走遍天下,我相信有这样的可能,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安检不让带刀的原因,带多了没准就进局子里了。如果一个上好的木刻师傅,只有一把刀,纵使他长袖善舞,我恐怕要让他刻出朵花来,大约比登天还难。所以,老朽我的主张是第三点,古人讲,工欲美其事,必先利其具,假如说还有人真正喜欢艺术的话,好比上好的木刻家刻木一样,没有三五十把木刻刀,那是休谈刻木的,你问一下黄杨木雕师傅,他究竟有多少刀?如果非得强调一把刀走天下,恐怕正规的江湖骗子也不会这样做的。除非当代叶公,好龙而非真身。
同样的原因,因为刀有不同的造法,自然有不同的用法。有宽刀的用法,有窄刀的用法。宽有上10MM的,小有不足2MM的。有厚薄之不同。见到有兄用60度左右的刀的,而今用20度左右的刀的朋友满大街都是。而老朽在下目前制刀也习惯造20上下的。这样的刀漂亮,下刀容易,入石顺手。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矛盾,好刀则要付出。在下先前购刀,也是一把把的买,不论价钱的。更多的时候则是自己做刀玩。其中的美好体验,想来做刀的朋友都有所体悟。当前做大约也是这样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刻什么字,用什么刀,刻多大的字用多大的刀,想用什么刀,收有什么刀,无所不用其极的感觉,想来也不是没有人能体会得到。我听说南方的某鞠君刀子一抽屉一抽屉的买,一定不是虚誉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岔,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能体会到利用工具来开发产品,即艺术品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仅仅因为是有本事一把刀打天下,所谓小米加步枪,你打打看,这样的打法,天下是永远打不下来的,除非飞机坦克者兼备。
所以我的第三个看法,还是保留一点,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枪绝对不是大山里打猎的土枪,而非洋枪大炮不行。也就是说,即使是枪也得要长枪短炮才管用。而首领用的枪,收藏用的枪,恐怕非小号的盒子枪不行。刀理无不与此相类。
君不见,我们这里的诸多刀友,没有一个不是好刀如命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同的刀能带来不同的艺术的生命。而从来没有说一把刀就成就为一条艺术家的生命的。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这里也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刀太贵,什么都买也不是个办法。而开源节流,却是我们中国的人本性。当年跟老婆要钱买刀的经历,想来不是没有过。所以核心问题也是在于刀怎样贵,自己工作努力,艺术上位,节流开源,称心如意,也还是有必要的。
在下做刀,也有朋友喜欢,老朽也很高兴,有时觉得自己的刀也可能偏贵,但有时也没有办法,成本在上升,车费,油资,房租,水电,汽费,工钱,料钱,工具钱,养老婆的小费,意外的伤筋动骨等,一样也不能少的。这个成本有的能看到,有的看不见。诸君也是要谅解的。不过在下外卖之时,都尽可能为诸兄考虑,或者赠刀表示友好,或者情谊表示感谢,一样不能少的。其目的就在于降低刀友的负担。好在迄今以来诸兄还不弃。在此专致谢忱也。
唯一的期待是期望诸君的篆刻艺术更上一层楼。
金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