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时机与策略

分类: 论文天地 |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时机与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及把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的观点与做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音乐欣赏
一、研究背景
1、理论来源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音乐学习的交互环境。CAI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
2、基于问题的思考
过去的音乐教学条件比较差,音乐课就像语文数学课一样,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45分钟的课程就可以开始。显然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也就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无论我们所要讲授的音乐多么美好,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多么美丽,也只能是老师带领同学们凭空想象,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而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无法真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看到的。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往往成为一种遗憾。
而今天,多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让同学们的这种遗憾得到了满足。因为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准确性、刺激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这种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无形到有形,由无声到有声,由平面到立体。它能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能以多种形式沟通学生大脑中的视觉区、语言区、听觉区并建立它的“联系通道”。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思维转化,智力发展,有利于寻求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时机具体做法
1、充分、恰当地运用好媒体,让多媒体真正溶入课堂并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1)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2)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3)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
2、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1)激情引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2)创设情景,领会情感
例如在教授孩子感受力度中,我先让他们听《摇篮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的风格特点,而后,再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孩子们比较两首乐曲力度的不同,体验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雄壮有力,然后,又通过踏步走、队列的适当变化,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然后让同学用彩笔描出不同的画面,再用投影仪放映出来,进行比较。
欣赏课中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特点。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的形象,可以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好似身临其境地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再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努力创造各种意境,让孩子们运用形象思维去想像。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架起心灵与音乐的桥梁。
(3)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4)视听共鸣,加深理解
(5)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再如,教学《敲手鼓的小巴郎》时,由于此歌曲中的音乐记号较多,学生不易掌握,有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在歌单显示时,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如《大鹿》中的后十六节奏,以及表现小兔求救心切的乐句,《放牛歌》的衬词、《雨花石》中的难点节奏,都可以用闪现、移动、颜色变换、放大显示等方法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而音乐课是一门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学科,更是每个孩子无比喜爱的学科。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快速进步,媒体与网络的迅猛发展,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感受到不同音响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