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华)
(2014-05-20 14:01:43)
标签:
365 |
分类: 案例反思 |
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4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在算盘上拨出千以内的数。
2.经历拨珠数数的过程,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发展数敢。
3.了解算盘的起源,知道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掌握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谈话:小朋友们,想猜个谜语吗?出示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算盘
你见过算盘吗?在哪里见过的。
(师出示算盘)说明:老师的算盘,珠子是不能自由动的,所以可以竖着放,小朋友的算盘是不能竖着放。
二、认识算盘,初步感知
1、根据谜面,逐句组织学生交流,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跟着老师在算盘上摸一摸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摸“梁”“档”“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什么时候有的吗?
介绍算盘(教材第35页的“你知道吗?”)。
第一种算盘叫什么?你桌上的算盘叫什么?老师的呢?
4、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知识和什么有关了吗?板书完整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三、读写算盘,探究新知
出示计数器;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前,我们要先定好数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那算盘上的数位怎么来确定呢?
1.确定“个位档”。
谈话:可以从算盘的右边任意选定一档定为个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右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你们的算盘上都定好位了吗?
在算盘上拨珠前,我们先要把它的上珠和下珠都靠框,这也叫做“清盘”这样我们拨出来的数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在我们小朋友的算盘框上有一个按钮,这是清盘的按钮,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更快的进行清盘。要让你的上珠和下珠很快的靠框,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
2.认识上、下珠表示的数值。
(1)(出示计数器)谈话: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个珠子(师在计数器上拨)表示多少?那在算盘上怎么拨珠表示1呢?(师演示)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
请学生在算盘上拨1。
( 指导:拨珠的时候用大拇指轻轻地向上拨,让珠靠梁,就表示一个数了。)老师给你个提醒: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
在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是几?在个位上拨三个下珠是几?再添1个下珠是几? 5怎么拨?下珠够吗?怎么办?拨一个上珠。(说明:要把4个的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拨)
(现在拨上珠用大拇指拨不方便了,可以用中指或食指拨。把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
说明:一个上珠表示5.
(2)听口令拨数:指名板演。在拨珠之前先要清盘。清盘,拨1;清盘,拨2;清盘,拨4;清盘;拨6;你用了几颗珠?老师在计数器上也来拨一个6,老师用了6颗,为什么算盘上只要两颗?拨6的时候老师想到了一个加法算式你知道是什么5+1;清盘,拨7、8,你想到哪个加法算式?不清盘,在此基础上拨9?想到了哪个加法算式?清盘,拨10,你用了几颗珠?怎么只用一颗珠子就表示10了?和计数器上一样的,在十位上拨一个下珠就表示十。
(3)现在跟老师一起,从1拨到9,能行吗?我们一起来!(师生边数边一起拨珠,拨到4提问接下5怎样拨,再拨珠表示5,然后依次拨到9,追问:再数一个是几?算盘上怎样拨?(教师演示个位上去9向十位进1,表示10)
(4)拨珠的小窍门:
拨珠要靠梁——拇指哥哥是老大,拨个下珠就用它;食指弟弟也不差,拨个上珠它帮忙。
拨去珠离梁——只有下珠或上珠,食指拨去本领大;上珠下珠在一起,拇指食指同拨去。
(5)自己在算盘上从1-9边拨边数数。
(6)师在计数器上拨322,指名说说它的组成?你能在算盘上拨出这个数吗?指名板演
(7)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8)想一想,百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千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
三、认数、读数、写数
1、会拨珠了吗?现在我来拨,你来写好吗。
4、你怎么知道是4的?
37(个位上只有三个珠,为什么表示7个一)、60、(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表示什么?十位上只有两颗珠怎么就表示6个十了?)
师在计数器上拨60,十位上要拨几颗珠子,在算盘上要拨几颗?
163,你会写吗?指名写数。
806,你会写吗?中间一位上没有珠靠梁我们就用0表示。指名拨一拨。900怎么写?后面的0可以不写吗?它是一个几位数?
2、我来写,你来拨
清盘:57、405、300、0、1000
3、我来说,你来拨。
(1)、7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的数
(2)、三位数,最高位上是5,其余位上是1,
(3)、三位数,只允许用到两颗珠。
(200、110、101、600、501、105)
4你们拨,你们数
学生边拨珠边数数
一个一个的数,从1——18,从85——100
一十一十的数,280——300——350
一百一百的数,100——1000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欣赏算盘
六、送你几句话
算盘上珠——一个顶五
算盘珠子——不拨不动
瞎子打算盘——瞎算
【教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算盘的结构,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在算盘上拨出千以内的数。这节课我感觉做得较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的开始,我出示了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了解算盘的起源,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算盘的结构后,我适时地出示了书本35页的“你知道吗”,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会学生拨珠技巧
在教会学生拨1到9后,我出示了拨珠的小窍门:拨珠要靠梁——拇指哥哥是老大,拨个下珠就用它;食指弟弟也不差,拨个上珠它帮忙。
拨去珠离梁——只有下珠或上珠,食指拨去本领大;上珠下珠在一起,拇指食指同拨去。
我边说,边演示拨珠的方法,这样能让学生更准确、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三个手指拨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有的知识可以直接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的。有的地方是和计数器表示的不一样。课中我虽然有的知识是从计数器上表示过渡到用算盘来表示的,有的也和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做了比较,但感觉还没有到位,如:5在计数器上用几颗珠子,在算盘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十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在算盘上呢;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比较一下用算盘表示数和计数器表示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巩固自己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