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班级学习小组建设、评价管理方案
(2013-11-11 19:51:57)生本课堂班级学习小组建设、评价管理方案
一、组建学习小组目的:
二、“生本课堂”下班级学习小组建立
1、小组组建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3、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4、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2、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3、组内人人担任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前置性作业的检查工作。
四、
(一)课堂常规培训。
学生由于他们没有接触过这种课堂模式,所以开学的第一周教师给他们讲解课堂注意事项。
(二)聚焦培训。
所谓“聚焦”就是在展示开始前,学生向展板前聚拢的过程。我们学校由于班容量比较大,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培训,就会出现拥挤、混乱的局面。对于聚焦的要求是一快,二静。即动作要迅速,椅子要推到桌子下面,而且声音要小。站位时小个在前大个在后,要有层次感。鉴于上述要求我们在实地培训时有明确的规定,哪些同学在座位上不动,哪些同学需要动,走哪一条路线,站在什么位置等等都要设计好,这样训练几次就能够达到要求。
(三)学习方法的培训。
在生本课堂下学生怎样进行高效学习,这是在开课之前必须教会学生的。即怎样预习?怎样交流?交流什么?怎样展示?如何对问题进行拓展、挖掘?怎样展示的精彩?等等都学要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四)对组长的培训。
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因此确定组长后一定要时时对组长进行培训。教他们怎样管理,怎样开展工作。积极的帮他们出主意想对策,调动组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走上自主管理的路子。教他们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比如谁负责纪律,谁负责卫生,谁负责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每一学科选出一名小科代表,负责本组本学科的学习,解惑。经常召开组长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听他们汇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以便别的组长学习借鉴。
(五)对科代表的培训。
高效课堂的科代表是任课教师的左膀右臂,因此一定要选出一到两名本学科成绩好、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充当科代表。选出以后要尽快培训使他们投入到工作当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设计版面,怎样指导学生书写版面时使用双色笔,如何督促、检查、指导学生完成学案。指导他们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打分,课上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展示的学生进行点评等。
(六)课堂展示的培训
课堂展示是整个高效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对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习小组建立伊始,学生还不会展示,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一些工作,对于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设想到,以免出现混乱的局面。
五、小组及组员考评操作流程
6、一个月结束后,班主任对积分最高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纪律之星。将评选的新星照片贴在班级风采专栏内,一月一换。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2、具体赋分内容及标准可根据各个年龄的学生特点自行制定,但赋分内容和标准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投入度、精彩性,激扬生命。
学习小组大周评价总分表:
课堂评价表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9 |
11 |
总分 |
一组 |
|
|
|
|
|
|
|
|
|
|
二组 |
|
|
|
|
|
|
|
|
|
|
三组 |
|
|
|
|
|
|
|
|
|
|
四组 |
|
|
|
|
|
|
|
|
|
|
五组 |
|
|
|
|
|
|
|
|
|
|
六组 |
|
|
|
|
|
|
|
|
|
|
七组 |
|
|
|
|
|
|
|
|
|
|
八组 |
|
|
|
|
|
|
|
|
|
|
---组 |
|
|
|
|
|
|
|
|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