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原创)/王少东

(2012-12-03 20:05:46)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http://s13/mw690/b2fb0673xcff19c39f7ac&690

      

    童年的记忆有时就是这么奇特。若干年以后,在特殊的环境中,在特定的场景下、抑或是空气中弥漫的某种气味,都会勾起你无限的思绪。眼前会再现那些儿时的遥远时光,它们历历在目,一切触手可及,仿佛昨日重现。
  酒酿是江南特别是上海人家喜好的一种甜点,小时候的记忆,永远和石库门缝里飘出的酒香味道联系在一起,那个味道来自于一种叫酒酿的东西。我的童年是在上海奶奶家度过的,所以对那里的习俗一点也不陌生。每到民俗节日大人们开始忙碌,小孩子则眼巴巴地期盼得到丰盛的美食和一些甜点,这时好多人家就要做酒酿了。制作酒酿时,奶奶会很虔诚地把手洗了又洗,她说不然做出来的酒酿会发酸的。她先是将糯米放到锅里蒸上大约半个小时,起锅凉透拌上酒曲压实,当中留下凹槽,然后进行密封发酵。这样大约经过一到两天你就会闻到浓郁的酒香味,说明酒酿已经成功了。一般家庭都是用带盖子的瓷钵来做的,发酵好了打开盖子就可以直接食用。原本蒸熟的糯米颗粒变得润滑剔透,舀一匙入口,糯糯的、酸甜中带有一股清新的酒香,让你口齿流津。当中的凹槽由于酒曲的化学作用,变成了一汪醇甜的米酒,虽然没有考证过它的酒精度数,可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醉酒的滋味。
  那年我六七岁的样子,刚刚做好的一瓷钵酒酿,就在我每次“再吃最后一口”的承诺下,一会儿见了底。结果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变成了异常兴奋的人来疯,最后一觉睡到傍晚。当大人叫我起来吃饭的时候,我竟然迷迷糊糊地嚷道:天没亮呢,为什么叫醒我?
  酒酿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水熬成羹,加入汤圆就是酒酿汤圆,加入熟糯米面搓成的小剂子就叫酒酿圆子,如果再点缀些桂花酱、玫瑰酱就更加美味了。
  小时候,我曾经幻想将来长大以后,能够每天有一大瓷钵酒酿可以让自己享用,那是当时我的最大理想。
  有时候,外面会有小贩的叫卖声,“甜----酒酿----要哇”,很好听的江南吴语。那小贩把“甜”字尾音拉得很长,象戏曲中的唱腔,很有韵味那种。就在前四个字还在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绕梁的时候,小贩却吐出最后两个字,“要哇”,那意思是“买吗?”。这两个字简短而有力,象凌空扯断的丝绸,在嘎然中结束。我曾试图用北方话来演绎这句叫卖声,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许就是南北语言的差异。
  现在想吃酒酿再也不用自己费时费力去做了,超市里货柜上早已摆上了,那些放在玻璃罐头里的、放在塑料方便盒里的酒酿,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时至今日我的梦中,依旧会响起卖酒酿小贩悠扬婉转的叫卖声,依旧怀念那些酒酿飘香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有慈祥手巧的奶奶,有早已离我远去的童年。
  

 
【编者按】本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以“酒酿”为引,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文章语言平实自然,叙事流畅,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就像給我们讲述一个儿时的故事,其中的温馨真切可感;尤其关于“酒酿”的描写,细致亲切,具体形象,会激起读者馋涎欲滴的同感和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由内心里生发出一种淡淡的甜蜜;结尾部分照应开头,做到了首尾呼应,通篇一体。欣赏荐读。欢迎赐稿!问好少东家!【编辑:老安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