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烟云】(七十五):东坡先生常州终老地遗址——滕花旧馆(苏东坡纪念馆)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延陵烟云】 |
常州名人很多,但第一号名人非苏东坡莫属,东坡先生关系到常州文脉的发展,对常州意义重大。目前全国有6个苏东坡纪念馆,分布在眉山、杭州等地。而常州作为东坡先生重要的一站也是最后一站,理应有个让后人纪念他的地方。
进入内庭憩心园,左手边有一槽砚池。东坡先生对常州情有独钟,在他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中,曾十多次来常,最后一次带病至此,知将不起途中,尚叹息说“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因此给内庭的园子取名憩心园。而东坡洗砚池原位于藤花旧馆内,在清初乾隆帝南巡时被乔迁到了东坡公园中,此次将原尺寸恢复洗砚池。右手边是一泉斑驳的古井,这是东坡生活时的唯一遗物,寓意着一泓清泉滋润哺育着常州文脉。园内还将刻有东坡的绝笔、绝诗以及绝言。馆内坐北朝南的眷君堂内,将会立一组东坡与好友钱世雄、维琳长老对诗论禅的雕像。最后一景“竹影送仙”位于东柴房门前,高尚洁雅的青竹是东坡的最爱,照应苏轼生前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而这一景也与“顾塘迎坡”虚实照应。
除此之外,藤花旧馆的东柴房内将用18块展板,展示苏东坡66年人生中18件重要大事以及他一生游历路线图。在眷君堂里,将有东坡与常州的情缘展、其十四次到常州行程表以及目前常州存在的东坡遗迹图。还有一个重头戏便是东坡的终老房设计,设有屏风、会客区、桌案区、床榻等。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都坚持“零干扰”的原则。“走过老屋的残壁断垣,踏过斑驳的石阶,似乎都记录着东坡先生人生最后一个多月的斑斑影痕。为此,设计、施工尽量保持原貌,实现对文物最大的尊重。家具、摆设等都要坚持宋代民间风格,简洁化。藤花旧馆里的明代楠木厅,是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中仅存的两个楠木厅之一,这次修建,要求楠木厅里的柱、梁、地等所有形制不能有任何改变。而庭院中那一口古井,虽然井栏圈已经缺损一块,但还是打算让它保留原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