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2013-08-05 17:48:55)
标签:

旅游

分类: 【延陵烟云】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剑湖  是常州四大湖泊之一(滆湖、阳湖、宋剑湖、白荡湖)。位于武进区遥观镇,是长江三角洲形成时低洼地淤塞而成的湖群之一。

    宋剑湖历史悠久,极富文化底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遥观镇的由来

      遥观在宋时为村,元代才集为镇,明清时因为盛产青砖薄瓦而声名鹊起。

      宋时在北浜的河浜窑脚下住着几户专门做坯、烧窑的人家。相传宋高宗被金兀术追赶,逃到宋剑湖畔的临津书院。白天躲避金兵,受尽惊吓,等到半夜,趁天黑继续南逃。一行人突然看到西面远远的几处火光,把整个半个天空染成火红。高宗以为金兵追来,急问随从:那是?!什么地方。。。火。。。!随从回答说:万岁莫急,那是窑火之光哦。。。!原来是窑。。。窑光,高宗松了口气,一连又串念了好几遍窑光。窑光就成了御赐的地名。从此,这里也就有人来设摊开店,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镇。后来,人们嫌字土气,字不吉利,就借谐音改成


    传说二:

      东晋南北朝时,宋文帝巡狩至此,见此为水涝所渍,下令整治。湖成因宋文帝所治,故命名宋建湖

    宋剑湖由来之一:

      宋建湖又名宋剑湖,据传宋康王南渡经此湖,仓惶间坠佩剑于水,遂改

    宋剑湖由来之二:

       相传在春秋列国时期,延陵季札奉吴王之令出使齐国,途经徐国,入城拜访。交谈中,季札察觉徐王对他所佩的宝剑流露爱慕,季札想把宝剑送给徐王,只因出使齐国,作为使臣地齐国若不佩带高贵的宝剑,有失本国的体面。心念之中,等他完成使命,从齐国返回来时再送也不迟。

     季札由齐国返回到徐国。可徐王已死,其子接见,寒暄之中季札说出自己心许的宝剑,要把剑送给其子。其子因未曾得到父王遗嘱,坚决不肯收受。季札知道是自己心里的想法徐王不可能知道,而其子不收是正常的,但自己许下的心愿那一定要做的,于是请徐王的儿子陪同来到徐王的墓地,祭奠一番后,将宝剑悬挂在墓侧的树上,来完成的心愿。季札的诚信感动了天神,当天晚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在狂风骤雨中伴随一道闪光,宝剑出鞘,如一道彩虹般飞落延陵东南湖中,从此宝剑成为镇湖之宝。后来,人们把湖命名为送剑湖

      有美丽传说的宋剑湖,居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何?原来湖面越来越小,现存的湖面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湖水的污染,城市的侵蚀,湖中大小沼地绿洲消失了。。。2009年政府对湖体进行了彻底的清淤、截污治理,并进行水生植物养殖、鱼类放养和污水管网铺设。在宋剑湖旁建了一美丽的公园:得园。 

                                                                                (资料摘于网络)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进门处大石上刻:得园,两金色大字。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曾子 · 大学》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古树在宽阔的广场上显得特别高大苍劲。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得园会馆南大门。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会馆围墙外景,种有翠竹树木。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喷泉迎客   进入园区,迎面喷水池内喷泉翻涌,仿佛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接风洗尘。池水层层流泻,睡莲、荷花、水草,青翠欲滴,说不尽的婀娜秀美,沿着池边石栏漫步,如入瑶池仙境。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荷花娇羞藏叶间。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达摩师祖,一苇渡江,吾辈鲁钝,石条过河。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站立石条上欣赏喷泉翻涌,荷花盛开。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毕竟不敌岁月的风雨,上岸了。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湖间水草丰美。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湖中有莲、湖边有亭。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湖、荷、桥、亭,一幅夏日湖景图。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玉螺亭。(想到了碧螺春,哈哈。)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百步得福    百步桥由砖石构成,长约百步,桥面建观景长亭,亭盖华盖有精致龙凤、牡丹、莲藕等木刻图案,散发着古朴、敦厚的迷人魅力。登亭远眺,湖面粼粼波光,与绿岛、芦苇、柳岸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柳间观湖亭。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湖畔玉带桥。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柳枝不时拂过平静的湖面。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亭阁观景     杨柳依依,桃李相间,几座亭阁依岸临水,朝霞雾霭;月落时,看秋水共长天一色,群鸟归巢,落霞满天。无限美景,尽收眼底。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游览宋剑湖,全家齐出动。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有木栈桥从莲间穿过。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缓缓走在木桥上,可以想许多事,可以一件事也不想。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木桥穿越了一处湖面,穿越了长长的一个夏季。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蒹葭道。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有小木屋掩映在一片夏绿里。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走在夏季里的母子。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绿色中的小木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四周环水的小岛,有小木桥相连。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阳光草坪    农庄深处,芦苇滩旁,有一片开阔草地,绿色的草坪仿佛天然的地毯,几间竹屋散落其间,一泓湖水缓缓流淌。孩童嬉戏,游人徜徉,是景区最佳的休憩站。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蔷薇小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茉莉小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丁香小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百合小屋。 你喜欢哪间?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小岛外,池塘边,也有小木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桥上垂钓者。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风继续吹。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然后,树叶凋零。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穿过夏,似到了秋。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芦荡轻纱       成片的芦苇,成了景区一道靓丽的湿地景观。春季,苇叶初绽,绿意沁人。微风吹拂,芦苇此起彼伏,犹如浩瀚的“绿海”。其间野鸟嬉戏、白鹭振翅。秋意渐浓,芦花盛开,苇絮飘舞,整个芦荡笼罩在一片洁白的轻纱之中。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湖畔静坐与荷语。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莲的心事,是夏的黯然离去?还是秋的粉墨登场?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不想也罢!长长的夏走到秋,无非就是,你与我之间,三步的距离。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梦中的江南啊!接天莲叶的江南,亭阁里眺望佳人的江南。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得园农庄竹门。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江南的夏,水面湖畔,绿意疯长,永远也不会寂寞。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夏的湖岸旁,有我童年的影子。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芦影亭   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毕竟受不了湖水清凉的诱惑,我竟看到了我的童年,如此快乐!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金牛出水     出水又如何?敌不过两双臭脚。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江南啊!夏中静逸的江南!湖水潋滟的江南!我梦境中似幻的江南!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江南民居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宋剑湖开阔处。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红荷映玉桥  翠柳掩长亭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一半湖水一半荷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荷叶满塘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柳丝渐欲迷人眼。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得园会馆外景。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得园会馆东大门。


【延陵烟云】(二十六):宋剑湖(得园)
长长的木桥穿湖而过,穿越整个夏的心事,知而不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