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2013-08-30 17:29:04)| 分类: 教育感悟 |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理由
人的痛苦来自于“轻”与“重”两极,假如生命中绝无负担,人会有漂泊感,变得无所事事、无所寄托,那是一大痛。人有自己无法估量的潜能,可以承受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想像的巨大压力,虽然在承受压力时看似痛苦,却是一种幸福的快感。
为什么在同样的痛苦面前,有人感觉痛苦是一种幸福,而有人却将痛苦视为灾难?如果是自愿自发的行为,那么他的痛苦因为有了良好的理由而成为幸福,反之则是苦难。
以上是我在读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的第13条: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理由中节选的两段。联系到前一阵报纸上刊登的关于小学生作业减负的具体要求有感而看。
郑杰校长在文章中还说到: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发现,课业负担总是伴随着课业重与轻的量的区别。学生学习居然没有负担?我想这是不可想像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让学生感觉这种负担有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有没有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提供良好的理由。除了个别孩子,大部分学生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承担负担的理由。
所以,在我们迷惑的时候,郑杰校长感悟到:同样的工作量,在不同的观念下,一个看成负担,一个看成幸福。其实,它们的区别在于是自愿的还是别人强加的。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这二者的区别很大。如何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学呢?一个是要培养兴趣,有兴趣了,就不感觉累了,所谓“乐此不疲”是也,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打电子游戏,有些人通宵也不说累。其二是让其感觉有用,有用了他自然会自愿去学,而不必督促。数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感知的应用,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现在我们总是抱怨教学工作的细节越来越多,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繁琐,学生越来越难教,觉得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为什么呢?难道工作真的那么沉重,让我们失去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失去生活的快乐?其实我们可以和学生一样减负,培养自己的兴趣,会学习,会工作,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工作给你带来的幸福感。
让我也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句话结尾吧!“失去信仰、追求和目标的日子是难以承受的;同样难以承受的是,生命也不能承受太重,承受太重,使身心受到摧压,幸福便无所寄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