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9-07-14 09:53:09)分类: 学校杂务 |
辛寨中心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和章丘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范围
全校全体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由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组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活动内容。
1、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必修课,各级各类中小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至少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年级每周至少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在正常教学时间段予以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达标活动,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
2、体育活动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安排学生集体体育活动课,并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要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学校阳光体育节和体育项目普及等活动,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班级体育活动。要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鼓励学校开展体育创新项目和特色项目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的校园群体活动格局。
3、大课间活动:各中小学必须每天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上好眼保健操、广播操,积极推动韵律操、健美操、耐力跑、跳大绳等活动项目的开展,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四、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体育教研组、总务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学校也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迅速行动起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安排及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到位,从时间、人员、内容上作出具体、细致、周密安排,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员有落实、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学校必须每年组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全体学生参与的阳光体育节活动。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跟班组织和管理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教师负责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技术指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
(三)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要加大对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需要。要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自制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活动器材。要克服唯条件论,创造条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四)建立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评估制度。
制定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和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加强体育师资的管理,制定体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根据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尽快配齐器材,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专职专用。
(六)加强安全管理。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加大对大型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大型活动前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校园活动安全教育,要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任何学校一律不允许组织学生到公路上进行体育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阳光体育节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体育两项技能达标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有机结合,与学生的体育技能达标相结合,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