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2019-05-29 10:20:20)分类: 学校杂务 |
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校女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女教师执教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女教师队伍,学校教导处、工会、妇委会决定实施“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引导与个人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式,对女教师加强系统培养,使其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女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女教师的整体执教水平,建设一支适应创新教学的高素质的女教师队伍。
二、实施范围
承担学校教学任务的女教师。
三、实施项目
(一)结合新教师培训,提升新入职女教师专业素养
本项目旨在加强对新入职的女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使其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基本要求,提高女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素质;对女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训练,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
1.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从教育教学理论、师德修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等方面,采用课堂观摩、教学点评、教案展评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
2.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轮训。采取分期分批举培训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进行培训。
3.项目培训由教导处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注重实践操作与教学应用,体现能力导向原则,注重女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每期培训结束后,由教导处对参加培训的女教师进行考核。
(二)立足行知讲堂活动,扎实提高女教师执教能力。
行知讲堂是我校教师业务练兵的主要形式。妇委会依托学校教导处,安排女教师参与行知讲堂活动,在一次次听课、评课、磨课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依托青蓝工程及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提高青年女教师专业能力。
进一步落实青蓝工程及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导师对青年女教师教学工作的跟踪指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风学风和敬业精神,培养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等。
1.学校为每位青年女教师选派导师。导师应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每位导师以指导1—3名青年教师为宜,指导期一般为2年。
2.青年女教师应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由导师根据其拟承担的教学任务,提出对课程教学工作的整体要求,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
3.女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师专业成共同体的各项活动,在互相学习、互相毒刺、互相促进中不断成长。
(四)鼓励女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学竞赛
1.教学竞赛是检验女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优质课、教学能手、一师一优课等各种教学竞赛,增进女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女教师中的教学能手脱颖而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大女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五)依托学校安排的教学进修、研修,促进女教师专业成长。
组织女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教学进修、研修等活动,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集中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拓展女教师专业领域,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提升业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主任、女工委为成员的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领导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带领全体女教师开展具体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落实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女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的政策制度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合理安排青年女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进行强化培养和重点指导。
把学校“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逐级逐层安排落实到位,做到“工作到位、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切实将女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支持“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切实保障女教师专业能力提示工作的实施。
(四)加强过程检查,做好项目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教导处、女工委会将对项目实施过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考核总结,发现不足并改进完善。
教导处、女工委对计划实施的总体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好的做法与经验及时整理汇总,形成我校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辛寨学区学校女工委
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