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的美丽——《吹小号的天鹅》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2016-07-01 15:08:19)

成长的美丽

——《吹小号的天鹅》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清华小学高段语文  殷永红

开学伊始,我接受了一个任务——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对于拥有十几年教龄并不年轻的我来说,课文阅读指导课也只是听说而已,完全没有经验。于是本着指导学生自主、有效的阅读,“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的理念来设计了《吹小号的天鹅》这堂阅读指导课。    

首先我努力调整师与生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这样的阅读指导课必须指导学生“自主、有效的阅读”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其次,我更新了教与学的方法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怎样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更需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为基础,通过情景再现、辩论交流等活动引领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的方面,我则更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咀嚼细节,品味语言感受成长的美丽;体会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已有阅读经验,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一、有一样经历,刻骨铭心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读这本书——《吹小号的天鹅》,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我们脑海中浮现,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只哑天鹅奏响生命的乐章,获得了最后的幸福?谁愿意用说说天鹅路易斯经历的一些大的事件。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讲述,我们已经天鹅的成长历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的阅读方式我们称之为:吞——浏览大略(板书)

(设计意图:用 “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将主要情节进行“过电影式的回放”,梳理作品的条理,形成整体印象。同时也便于后面顺着这个切入的点,逐步深入故事。)

二、有一种语言,妙趣横生

1、了解学生学情。

师:除此之外,你们还关注了哪些信息呢?

(生自由回答。)

2、情景再现——数学课师生对话,感受怀特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

3、了解读书三重境界:吞、啃、品

师:对于这本书,你们觉得自己读到了第几重境界了?我听到大部分同学都在说“吞”,读书只是囫囵吞枣可不行,咱们还得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了解孩子们的学情,并适当地依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目标;以幽默的语言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孩子能沉浸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无拘束的、深入的交流;在回顾这些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怀特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三、有一种抉择,无法放弃

艰难的抉择,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众人的爱。

1、从路易斯的随身物品入手,激发兴趣。

2、每一件物品对路易斯都是弥足珍贵的,但如果现在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必须得舍弃其中的一件,你的选择会是什么?别急,回到书里,回到细节中,回到你的小组。交流交流:想想舍弃的理由,同时也想想为什么留下其它三件物品。

3、汇报交流:(以辩论的方式展开。)

A、选择“奖章”       B、选择“钱袋”

C、选择“石笔和石板” D、选择“小号”

(设计意图:在辩论与交流中引导孩子们回顾文中的细节,在细节的研讨中让孩子们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这四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对路易斯的爱,也是路易斯成长的见证,缺一不可。)

四、有一种精神,催人上进。

抓全书要点,掌握精神实质,感受成长的美丽。

1、四件物品缺一不可,如果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看,这四样物件该怎么排列?

2、四件物品代表了路易斯成长的四个阶段,也代表了四件大事,它们分别是什么?(学写字——学吹号——救人获奖——赚钱)能否加上开头和结尾,将整本书的故事梗概呈现出来?

开头:诞生(不幸)结尾:希望(幸福)

3、同学们,看看,这寥寥十几个字,不正是路易斯的成长史吗?看着路易斯的成长历程,能不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呢?是什么让路易斯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获得了最后的幸福?

4、哪些文字让你体悟到路易斯那种百折不挠的勇气,坚持不懈的精神,体悟到它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对细节的研讨,通过让孩子想像画面背后的故事,将文字想像成画面等方法,使孩子们对文本的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正是这热爱生命的信念,正是这百折不挠的勇气和这永不言弃的精神,让这只原本有残缺的天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绽放着成长的美丽。)

五、有一味感慨,如鲠在喉。

1、同学们,听着你们的讲述,我仿佛又看到了路易斯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仿佛看到了父亲、萨姆、善良的人们对路易斯的关爱与帮助。你是否在书中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呢?

2、推荐《城南旧事》《草房子》《麦田守望者》,希望学生能品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读书就是读自己,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感悟爱与成长的真谛。)

我将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有一种选择,无法放弃上。希望在辩论与交流中引导孩子们回顾文中的细节,在细节的研讨中让孩子们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这四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对路易斯的爱,也是路易斯成长的见证,缺一不可。此后,再次通过对细节的研讨,通过让孩子想像画面背后的故事,将文字想像成画面等方法,使孩子们对文本的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孩子们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了与人物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孩子们的阅读积累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反馈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很成功的,孩子们发言积极大胆,语言流畅清晰,观点鲜明,理解比较深刻。

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我特别让学生了解读书三境界,弄清“吞、啃、品”的具体内涵,同时告诉学生,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阅读方法因人而异,鼓励学生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多读书。

上这样的阅读交流课,对我来说是赶鸭子上轿头一回。不管上得如何,顺利地完成了这堂阅读交流课,心中的石头也算落了地。静下心来思考,发现整堂课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学生的阅读时间较少,教学目标略显复杂,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够水到渠成等。仔细想想,一节课无需面面俱到,让学生能扎实学到知识这才是最终的目标。扎扎实实以学生为本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会取舍,以学生为本上扎扎实实的课。

 

 

                                    201510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