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中汪粤扮演的第一位唐僧
众所周知,82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拍摄周期跨度长达六年,剧中的唐僧先后由汪粤、徐少华、迟重瑞三位老师饰演。后两位唐僧,因为扮演的集数较多,并在续集中继续扮演唐僧,所以知名度很高,他们两位在网上也有很多的粉丝、很高的人气。相反,第一位唐僧的扮演者,北京电影学院的汪粤老师的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了;甚至他扮演的唐僧还受到了很多负面的评价,很多人认为他演得不如后两位好。大部分关注对这第一位唐僧不满意的地方集中于:形象不好,一脸苦相,不亲切,没有笑容。然而,我却恰恰认为,汪粤老师的唐僧演得非常好!今天,我就在这里给第一位唐僧“平反”,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汪粤老师的唐僧演得好,形象怎么好,好在哪里。
http://s4/mw690/b2e7977bgcde868d43193&690
一、首先说人物造型和化妆。《西游记》是我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的神话电视连续剧,当时整个剧组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汪粤老师一共扮演了三集中的唐僧,分别是第6集《祸起观音院》、第9集《偷吃人参果》、第10集《三打白骨精》,这也是西游记最先拍摄的三集。倘若算上82年试拍的《除妖乌鸡国》,汪老师应该是一共扮演了四集的唐僧。其实当时汪粤老师是没有任何前辈的演出可以参考的,毕竟他应该是我国国产电视剧里面第一位唐僧的形象,而且地方曲艺舞台上的表演和电视剧中的表演的差别是很大的。那么到底这个唐僧应该是什么形象?白白胖胖?四方大脸?奶油小生?浓眉大眼?其实,在那个时候,谁都说不清楚。
《西游记》从82年试拍,到88年拍完全部25集,剧中的唐僧和沙僧的造型较之悟空和八戒,是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我们完全可以说,汪粤老师扮演的唐僧,在人物的整体造型方面,给之后的两位唐僧,甚至说给之后的整部剧,都奠定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以至于不少网友都承认:小时候看西游记,居然就没看出来唐僧是三个人演的!尽管在某些细节上,第一位唐僧的服装造型、人物化妆可能较之后两位唐僧有点差距,可是如果大家拿《偷吃人参果》和《三打白骨精》这两集中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造型与87年、88年的后期人物造型相比较,就可以反映出这六年里,整个剧组在各方面的改进是多么的巨大!而唐僧的造型,从头到尾却是几乎没有变化的,这恰恰反映了汪粤老师打下的好基础。另外,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我们看了30年的唐僧最特有的标志——五佛毗卢帽,正是汪粤老师当年在寺庙里体验生活之后,而设计出来的!
在寺庙体验生活?下面马上接着说。
http://s8/mw690/b2e7977bgcde8792bf737&690
二、其次说唐僧的言谈举止。在杨洁导演的回忆录和《艺术人生》的节目里,都曾提及过,当年为了扮演好唐僧,汪粤老师曾经在寺庙里生活体验了一段时间,跟和尚们同吃同住同念经文,学习僧人的各种动作、姿势、仪态。而我认为,汪粤老师学习得非常好,在他参演的这三集中,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处处都成功得展现了一位有德高僧应有的体态动作。有的网友曾说汪粤老师演的唐僧太假。其实,这才是外行人看热闹了。一位高僧的神态举止,能和普通人一样吗?能和他的三位徒弟一样吗?当年汪粤老师在寺庙里学习之后,给自己写下了“舒展眉,气轩昂,智才两眉间”这句话。在舒眉、抬眼之中展示人物的气度和内心,用沉稳的基调表现唐僧喜怒哀乐的变换。说到这里,大家如果再重新看一次这三集的视频,我想一定能体会到汪粤老师扮演的用心所在,稳重而大气!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我们的第一位唐僧有很多拜佛诵经的动作,是几乎没有再次在后两位唐僧身上出现过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在观音寺跪下磕头、在五庄观拜天地二字和诵佛念经等几个细节。
http://s9/mw690/b2e7977bgcde882cac6a8&690
相比之下,徐少华、迟重瑞两位老师都是“半路出家”,都是在剧组没有人扮演唐僧之时,无意中发现了最合适的接替人选,于是立马剃了光头、披了袈裟、骑上白马,踏上取经路。当然,我相信剧组的导演们肯定也教给徐老师、迟老师扮演和尚的一些举手投足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迟老师就成长在一个信佛吃斋的家庭环境中。但是不得不说,毕竟汪老师在演和尚之前,是在寺庙里亲身体验过,是“科班出身”的唐僧呀!
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我(笔者)家里,就有一位远房表叔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喜欢钻研佛法,一心向佛,而出家为僧了。我清楚的记得,我小学暑假的时候,有一天在家看《西游记》的《偷吃人参果》这一集,正巧这位表叔来我家有事(那时候他正在办理单位辞职手续,准备正式剃度出家)。我当时就问起他来“为什么这个唐僧要把两个食指碰在一起那样拜佛啊?不应该是合掌拜佛吗?他念经的时候怎么还敲铃铛啊?念经时候不是应该拿着一串佛珠吗?”我清晰记得,当时这位表叔的回答是:“那才是真正的念佛的方式呀!佛教里确实是有这样的讲究,看来这个演员真是用心研究了,真不简单!”
http://s1/mw690/b2e7977bgcde883b998a0&690
三、最后说最重要的一点:故事背景。汪粤老师饰演的唐僧是取经路上较早时期的唐僧。他所参与演出的《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这三集故事,恰恰可以用“三个第一次”来概括:
(1)第一次遇到妖精。原著中唐僧带着随从刚一出长安被老虎精捉住,后被太白金星救出。这个情节中的老虎精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妖怪,而且在电视剧中也没有提及,所以我们不做考虑。那么唐僧在西天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妖精,尤其是电视剧中的第一个妖精,恰恰就是那偷袈裟的黑熊怪。尽管这一集中,唐僧没有和黑熊怪面对面的遭遇,但是他毕竟在长安城刚听观音菩萨说了“那西天路途遥远,多有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生命”。所以这第一次遇见妖怪,唐僧能不紧张害怕吗?况且那时候只有他和悟空两个人,之前也就是见过悟空打过老虎,这第一次遇到妖怪了,他唯一的一个徒弟能几分胜算?他心里根本没底啊!你让这时候的唐僧没有苦相,像后两位唐僧那么沉重冷静,甚至达到续集里“徒弟们,你们看前面那座山中,仿佛有妖气,大家要注意啊”那样的境界,可能吗?再说他这刚一上路,就把观音菩萨送的锦斓袈裟给丢了,他能不着急么?所以,汪粤老师恰恰很好地演出了这时候唐僧紧张、谨慎的心态,也正如他叮嘱悟空的:你我只身在外,只恐有错。
http://s9/mw690/b2e7977bgcde89404da88&690
(2)徒弟第一次惹事。《偷吃人参果》里,唐僧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三个徒弟是如此的惹事:偷了人家的果子,还把树给推倒了。这一集中,唐僧先是被两个婴儿形状的人参果吓坏了,“这分明是未满周月的婴儿!拿走拿走……”唐僧毕竟是凡人,胆子小。惊魂还未定,就又被两个道童指着鼻子骂了一通,最后才搞明白“你不偷吃,就保证你手下的徒弟不偷吃吗?”原来是自己的徒弟学会偷东西了!出家人,偷盗和扯谎都是明令禁止的。唐僧刚刚挨了骂,就发现了徒弟的恶习,你说,他能有个好脸儿吗?这时候是刚刚收齐了三个徒弟不久,还没走几步呢,就发现队伍是这么的不好带。可以想象,这第一位唐僧当时是多么焦虑:
徒弟偷了东西怎么给人家交代?今后怎么带领这个团队?怎么管束没有紧箍咒的八戒和沙僧?……
电视里演得很好,光是到底偷没偷果子,三个徒弟就狡辩了半天,不说实话,最后在唐僧几次追问下,还是沙和尚先承认了。大家评评理,唐僧当时应该是何等的心焦!更何况,紧接着大徒弟又把人家的树推倒了,错上加错。那时候的唐僧,虽然没见过镇元大仙(当然,五百年前盂兰会上他们俩是故人,可是他这转了世可不知道啊),但是仅仅从五庄观供奉“天地”二字,他就能明白,这个镇元大仙根本不是好惹的。于是乎,大家看,夜晚师徒四人悄悄逃跑时候的唐僧,是被汪粤老师恰如其分地表演出来了!徒弟做得不对,可是除了逃走,没有其他好办法了,他害怕,他紧张,他自己撂着僧袍,蹑手蹑脚地跟着悟空逃走。这其实就应该是唐僧最真实的状态!如果这第九集里的唐僧就表现得镇定自若,像续集里主动去问青牛怪“大王,真的要吃啊?”的样子,那才不正常呢!
http://s10/mw690/b2e7977bgcde899ad3ad9&690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被汪粤老师很好地展现出来了:他对徒弟的疼爱。在五庄观吃晚饭的时候,悟空尊敬师傅,给师父碗里夹菜,之后贪吃的八戒把所有的菜(好像是炸豆腐之类的)一下子都拨到了自己碗里。这个时候,大家注意看,唐僧又悄悄的把自己碗里的菜夹起,放回了悟空的碗里!这是让我感动得掉眼泪的一个细节!悟空都闯祸了,唐僧依然疼爱自己的大徒弟,而且这种疼爱,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甚至在三打白骨精后,他把孙悟空赶走之时都不曾变。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接着讲。
http://s14/mw690/b2e7977bg7afda976b1fd&690
(3)第一次被妖怪的障眼法迷惑。说实话,如果让迟重瑞老师来扮演《三打白骨精》这一集的唐僧,我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我不是说迟重瑞老师演得不好,我的意思是,这一集的本身剧情就是唐僧肉眼凡胎,不识真假,把孙悟空赶走了,所以演员就需要演得让观众看了很生气才行,让观众恨不得骂娘,让观众为孙悟空而叫屈流泪!恰恰汪粤老师做到了,他在这一集里,成功塑造了一个“遭人恨”的唐僧!因为在这一集中,因为故事的需要,唐僧可以说是一个近乎于反面形象出现的!我们要的就是观众越看越生气的那种效果!试想,如果是慈眉善目的迟重瑞老师来把孙悟空赶走,那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大家觉得迟老师演得不像,没有演出让大家生气的效果(这样的话,迟老师的演技在我们心中会打折扣);要么迟老师演了一个遭人恨的唐僧(这样的话,我觉得迟老师长期以来在我们心中那慈爱的形象反而会打折扣)。
http://s14/mw690/b2e7977bgcde8ab43ed3d&690
另外需要注明的是,在这一集里,尽管唐僧肉眼凡胎,可是汪老师把从一打、到二打、到三打这三次人物心中的情绪演变,表现得非常好!他不是突然间就翻脸要把孙悟空赶走的。他给了悟空两次机会,可最后恰恰是白骨精变来的那张“恶徒不除
难取真经”的假佛旨,给了唐僧最大的刺激!汪老师把到最后依然蒙在鼓里的唐僧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演绎地非常好:不是我赶你走的,是佛祖的旨意,我也无能为力,我也无比难过。他是处于无奈而把悟空赶走,而不是处于一股脑的愤怒:“你快滚蛋!我一眼都不想再见你!”此时的唐僧,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其实已经不生气了,他是感到无助,感到失望,感到凄凉,感到悲痛,甚至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好了,所以远远地站在那里……秋风,落叶,流水。你能说汪粤老师没演出这个效果吗?
http://s12/mw690/b2e7977bg7afdaa3b4b8b&690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汪粤老师饰演的唐僧在故事中的这“三个第一次”都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根本没有之后两位“唐僧”那么幸运,压根没碰到过被女妖精捉去入洞房、拜天地之类的好福气。相反,这第一位唐僧刚一上路就遇到了妖怪不说,还把观音菩萨送的宝贝袈裟给丢了。又走没两步,手下的三个徒弟不但染上了偷东西、撒谎的恶习,还把地仙之祖的传家宝贝给毁了!紧接着,惊魂未定的他又被妖精蒙骗,误以为大徒弟又开杀戒了,大动肝火之后,领了“佛旨”,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徒弟赶走。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我们让这第一位唐僧去笑,去很老练地应对这一件件第一次,表现出一种神马都是浮云的心态,可能吗?他笑得出来吗?你们说他一脸苦相,我反而觉得他没一路上哭哭啼啼就已经很坚强了!
此外,有人说这第一位唐僧根本不会笑,不知道怎么演面带笑容的唐僧。这是大错特错。其实,我们的第一位师父在这三集中是发自内心地高兴过一次的,那就是观音菩萨救活人参果树之时!尽管电视中只给了一秒钟的镜头,而且还是个侧脸,但是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的唐僧的笑容是多么可爱和灿烂!汪粤老师在微笑方面的演技丝毫不亚于之后的两位唐僧!所以简言之,不是我们的第一位唐僧不想笑、不会笑,而是这三集的故事情节根本不允许他笑!剧本就要求他在这三集中,分别以紧张谨慎、恐惧生气、愤怒无奈的形象出现!他没有机会去演高兴、轻松的唐僧。如果让汪粤老师来演《趣经女儿国》、《四探无底洞》、《天竺收玉兔》等有成亲之类的好事这几集,我相信他也一定会成功塑造出另外一个让我们满意的唐僧的!
http://s3/mw690/b2e7977bgcde8b33dd742&690
以上就是我给汪粤老师扮演的唐僧进行“平反”的几点理由。大家带着我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几个细节,再去重新看一遍电视中这三集中里唐僧的表演,相信您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感触!当然,我要郑重声明,我绝对没有褒汪倒徐、褒汪倒迟的意思。在我眼里,三位唐僧的扮演者是各有千秋,演得都非常出色!其实前文中提到的第一位唐僧拜佛诵经的细节,之所以在后两位唐僧中没有出现,我想也有可能是导演后来认为没有必要把现实中所有和尚的东西都搬到电视银屏中,所以就把之后两位唐僧的表演设计得稍微生活化、大众化一些了。总是,汪粤、徐少华、迟重瑞三位老师都在自己所在的时期、拍摄条件、故事背景下,非常成功地扮演出了取经路上的唐僧。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演特点,却又不留明显印迹地把全集中的整个唐僧形象充实丰满起来了。我代表所有的西游迷,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表演!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连续完整的唐僧人物形象;也正因为有了三位唐僧,才给我们这后辈的影迷们,这么多有趣、温馨和感动的花絮与瞬间来无穷回味!再次向杨洁导演带领的《西游记》剧组的老前辈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本文由新浪微博 @82版西游记微平台
博主原创。不免有疏漏、不足之处,还望网友们予以补充和指正! 82版西游记微平台是由@秋雨春茗、@我爱老西游、@核桃小人、@天桥下的石榴树 等82版《西游记》影迷团队共同打造的微博互动平台,旨在与广大网友一起,弘扬西游文化,重温不朽经典,感悟百味人生。欢迎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