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金锁记》里月亮的意象分析--吴卓书

(2013-09-22 21:47:50)
标签:

文化

分类: 一飞卓书莹娅丹琳的博文

张爱玲在文章中一开头便摆入了一个三十年前上海的月亮,年轻人想象中的“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里的“大、圆、白”。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曾经,在脑海中往往又朦胧的美感,而老年人痛苦记忆中的月亮却有不真实的“欢愉”。然而张爱玲笔锋一转——“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罢,始终要落入悲凉的轮回。这轮白月亮,已为后文奠基下了张氏清冷的悲剧基调。

曹七巧出场那一轮天亮之前的“扁扁的下弦月”,“像赤金的脸盆”,在最后一刻肆意放射光亮。“赤金的月亮”印在“蟹壳青”的天色里,极强烈的对比。张爱玲作品里的色彩描绘总是极形象独特,不是纯一色的“红、绿”,而是如“赤金、蟹壳青”一类,形容得毫无偏差。在这样恐怖的天色中,悲剧即将拉开帷幕了。那个疯癫的女主角,那个活在悲剧里也一手制造了悲剧的女疯子即将登场了。张氏作品的悲凉气氛从始至终没有消停过。

曹七巧一手断送了儿子长白与儿媳芝寿的幸福,这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月亮的出场,甚至可以说在这里张爱玲对月亮的描写绝妙到了极致。从古至今,对月亮的吟咏无外乎是赞月亮的美好,“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而张爱玲的意象世界里,月亮简直就是恐怖的化身,它一出场总部见得有什么好事。乌云里的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正如七巧与长白这一不正常的母子关系,一白脸,一黑脸,唱着病态的“和谐”。“天是无底洞的天青色”,人生也卷入悲剧的无底洞。七巧、长白、芝寿、长安,还会有他们的下一辈,下下一辈,人世的悲剧,永无翻身之地。芝寿眼里的月亮更是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比哪一天都好”的月亮却像“漆黑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投射出“死寂的蓝影子”。这个像太阳的大月亮,苍白、冰冷,“汗毛凛凛”、“反常”,它所照射之处哪能不显出人世的悲怆。芝寿这一传统娇羞的中国女子,她只求人世的安慰,然而在这样一个变态的家庭中,“丈夫不是丈夫,婆婆不像个婆婆”,她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只好任凭仅有的一点隐私也被曝于这阴森的月亮之下,作为丈夫婆婆甚至下人谈笑之资。“月光里,她的脚没有一点血色——青、绿、紫,冷去的尸身的颜色”。这吃人的月亮不打算放过任何人,恣意咬啮着人间的欢愉。张爱玲笔下的悲惨人生,叫人舒不出一口气来。

 张爱玲使用月亮意象游刃有余,相同意象的重复也不觉得累赘。反之,若除去月亮的意象,那么曹七巧这一人物恐怕只是玻璃瓶中的标本,色彩艳丽,但干瘪瘪,始终走不进读者的内心中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