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庄子思想中的女性主义的萌发——杨晶
(2013-04-11 12:42:4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开荻杨晶雪萍雪雯的博文 |
近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学为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权和自由,而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却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人权和自由。当今社会是一个推崇男女平等的社会,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凸显,很多关于“女性主义”的文学、电影甚至电视节目也日渐发达,在我国掀起一片所谓的女性主义热潮。其实在我国古代庄子作品中就早早的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笔下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充满着“女性主义”的色彩,本文从庄子思想及作品进行探索,探讨庄子思想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一、女性主义的现代概念
二、庄子对女性的看法
在庄子的作品中,有关女性形象的描述众多,据统计在《庄子》一书中一共有十三条,其分别是:《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齐物论》中的厉与西施,毛嫱与西施,丽姬,《德充符》中的爱慕哀骀它的女子们,《大宗师》中“环而泣”的子来之妻,《天运》中的效颦西施的丑女,《至乐》中的庄子之妻,《山木》中的逆旅人妻妾,《庚桑楚》中的侍女,《让王》中的列子之妻,《达生》中的灶神,《寓言》中的旅舍主人之妻。这些女性形象在《庄子》中占了很大篇幅,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庄子对女性的看法。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庄子》中的女性角色比《论语》、《孟子》等诸子学说都要多。从《易经》开始,女性的卑微地位就已经被这样描述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儒家的圣人们更是进一步限制了女性的地位,对女性作出了更加不屑的姿态。例如孔子与女子对话不多,谈论女子的话语也不多可以看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第十七》)成为一个对女性总的评价,给女性烙上了永远的伤疤,将女子与小人归为一类,成为两千年来男尊女卑的经典依据。孟子更是重男轻女,给当时社会注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念。女人及女人的形象,在社会上、正史中没有地位。尽管在先秦一些史书中还有那么几个女性形象,但她们却都是作者们臆造的几个儒家女性榜样,或是值得戒备的祸国殃民的美女。但《庄子》虽和《论语》《孟子》等一样,是一部诸子学说,但它却更丰满更个性。究其原因,应该是少不了对于女性的关注的。因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许多女性形象就是源于此的,如藐姑射山神人、丑女效颦等。在同类书中,庄子笔下的女性形象众多是较为突出的。其次,《庄子》中的女性形象具体、详细、生动,充分表达出庄子对女性的肯定。例如藐姑射山神人的不食人间烟火以及仪态气质在庄子笔下被描绘得如历历在目,使得凡是读过《庄子》的人都对此神人念念不忘,无限憧憬。《庄子》着墨于真实的生活状况,用笔于生活中的女性、社会中的女性,关注的是女性作为人的一面,注重人性。《庄子》中的女性更生活化、更人性化、更真实化。这是《庄子》在描写女性形象时的一个重要特点。《齐物论》中的丽姬,《庄子》这样描述:“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1]庄子详细地描绘了丽姬的身世、出嫁时的情形、婚后的生活、婚前婚后的心理状况。婚前婚后不同生活状况的对比也恰恰反映了少女时正常的害羞、胆怯心理,以及少妇时的成熟、适应心态。这里要补充说一下庄子笔下的丽姬的身世。从《国语》、
《春秋左传》中都只能看到丽姬出自骊戎的身世信息,便没有再详细的记载了。而《庄子》说:“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更详尽了。且不说是否属实,后代已有人以庄子的话作为依据了,如陆德明就曾援引《庄子》说:“丽姬,《庄子》云,艾封人之子。”又如《让王》中列子辞谢了子阳的米粟,列子妻得知后,“望之而拊心”,列子妻的不理解、埋怨、懊恼的神情、动作跃然纸上,非常生动,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且不说孔子、孟子等了,单单就同样尊崇阴柔的道家祖师老子来说,他与庄子描绘女性的方式就大不一样。老子在很大程度上已将女性勤劳质朴、坚韧吃苦、慈祥和亲、温柔多情等美德哲理化了,并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但老
子更多的是一种对道的阐释,一种理论上的指导,女性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庄子把更多的焦点集中于对女性形象的具体描述上,一个个活生生的女性实体出现在了人们眼前。人们看到更多的生动的女性。庄子笔下,女性的行为、举止、神态获得了与男性同样被尊重、同样具体的被阐释权。这可以说是庄子的一大创举。最后,在《庄子》中,女性多是真善美的化身,并不是祸国殃民的代名词,《庄子》对她们的评价很高,表现了《庄子》对女性的包容、赞美、热爱之情。如果说藐姑射山神人是最美的神仙,她的美丽飘逸令人神往,那么西施便是人间至美的代表和象征。她被庄子提到了三次(《齐物论》中两次,《天运》中一次),可见她的美在庄子眼中是毫无疑问的了。在《德充符》中,哀骀它是“才全而德不形者”,他丑陋的面貌简直“恶骇天下”,但是女人们却喜欢他:“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与人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女人们的坦白、直率、大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人为妻,宁为夫子妾 ”,这样的话语从少女们口中说出,是那样的斩钉截铁,那样的果敢。“妻”与“妾”的地位悬殊,但在为爱而抗争的女子的眼里,那也显得不再重要,颇有些与传统礼教对抗之意味。女子们喜爱哀骀它,因为受他精神气质的感染,“道 ”的附体使他放射出伟大人格的光辉,此时,相貌已不再重要。可见爱慕哀骀它的女子们的精神境界确是不一般。而且这样的女子“十数而未止也 ”,暗含着庄子对女子的赞美,也包含着庄子对女性的肯定。
三、女性主义思想在庄子思想中的体现
四、庄子平等观对女性学
在我看来,庄子的思想能够为未来女性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基础。庄子的平等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女性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庄子开启了新的男女平等观的地平线。庄子是以统一体世界观为前提建立了他的绝对平等理论。所以这种平等理论能够成为克服现代女性学限度的理论框架。现代女性学的平等观所关注的是有限的机遇和稀少资源的分配,而庄子的平等观所关注的是对内在于人的道的领悟。其次,庄子的平等观为女性的人性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从现代女性学的角度看,女性的人性化也就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在女性学看来,女性一旦在经济、政治、社会
领域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那么就已经实现了女性的人性化; 不过从现实的状况看,女性已经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还不能说女性完全实现了人性化。我们已经意识到,
通过有限资源的分配或者地位的提高是不能实现女性的人性化的。从庄子的观点看,人是包含着道的伟大的和平等的存在,从而人性化只有通过自觉自己的伟大和认识自己与自然世界的统一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男性和女性的人性化不是通过矛盾冲突而是通过自己本性的领悟得以实现。即女性只有通过领悟内在于自身中的、本真的自我才能实现人性化。再次,庄子的平等观为理想的男女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庄子的平等观是以阴阳和谐理论为基础的,因而他必然会追求和谐的男女关系。所以这种平等观跟为争取权利和地位而斗争的现代女性的女性主义塑造开启了一道大门。为现实的女性提供理想的、和谐的男女关系的理论模式。庄子既肯定女性的外在美,也肯定女性的内在美,肯定庄子思想的合理性,并非意味着女性应该片面追求内在美。在道德生活中,女性还是应该追求并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总而言之,庄子作品中包含女性主义的萌发,为我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充分体现了当代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