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忱忱:天才的大炼金术士——浅谈兰波诗歌的象征主义

(2012-10-11 01:20:26)
标签:

文化

分类: 男生的博文

确切的说,象征主义首先是一种诗歌流派。打开世界诗歌发展史,“象征主义”绝对是浩瀚星空中最灿烂的星辰之一。再进一步,我们就必须将目光对准十九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的大浪正在退去,象征主义的狂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十九世纪的法国诗坛有三驾马车——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伦,正是他们承前启后般的发展,将象征主义推向了巅峰。

波德莱尔无疑是第一个传递象征主义信息的诗人,在其著名的十四行诗《交感》中,他就肯定在大自然中“味、色、音感应相通”,一部《恶之花》更是开启了审丑的时代帷幕。而作为象征主义大诗人中诗歌创作成果最丰硕的魏尔伦,尽管后期的诗作污秽不堪,前期与中期的佳作却已足够奠定其文史地位。魏尔伦不尚理论,但是他在与兰波旷世之恋期间写成的《诗的艺术》,却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块理论基石。

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数不胜数,大浪淘沙后,能称为大师的诗人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能担当“天才”这一定义的诗人却绝对是凤毛麟角。而兰波,无疑就是这样一名天才型的诗人。兰波幼年时就喜欢将自己扮成先知的模样,少年时期便显露出令人震惊的诗才。这个被“缪斯的手指触碰过的孩子”,从14岁开始写诗,到19岁完成《地狱的一季》。短短的5年时间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全部作品,实现了他在文字上我愿成为任何人的狂想。

可惜的是,在中国很难买到兰波的诗集,对兰波诗歌的研究也是乏味有限,大多数人提及法国的象征派代表诗人都会即刻想到波德莱尔。本文,便着手从兰波的诗歌文本,来解析兰波诗歌的象征主义。

 

一、大炼金术士的神秘主义

 

波特莱尔不但在理论上阐述了象征世界的存在,而且在《敦请远游》向诗人们发出了去遨游象征之国的邀请。

 

我的孩子,我的姐妹,

想想那甜蜜的滋味:

到那边去一块儿生活!

相爱,不慌不忙,

相爱,直到死亡

在同你一样毕肖之国!

 

第一个应邀远游的诗人便是兰波。16岁的兰波还在中学读书时,就进入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期。必须承认,有极少数人是无法用年龄来衡量其作品的,兰波用一首《元音》,将波德莱尔的“对应”说在实际创作中运用得炉火纯青。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们,

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

A,苍蝇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围着恶臭嗡嗡旋转,阴暗的海湾;

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I,殷红的吐出的血,美丽的朱唇边

在怒火中或忏悔的醉态中的笑容;

U,碧海的周期和神秘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

O,至上的号角,充满奇异刺耳的音波,

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噢,奥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

 

法国象征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拉美说过:“象征的形成依赖于对神秘感的完美控制。”而《元音》就像是百慕大之谜。在第二行诗句中,兰波用将来时说到:“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不过,这一天从来没有来到。选择五个元音,兰波是选择了一切词语和句子的基本组成单元,正是这五个元音实现了我们表达自我和与他人交流的可能性。《元音》开端短短的两句话,将五个字母和五种颜色奇妙的联系在了一起。

神秘主义mysticism )一词出自希腊语动词 myein,即闭上,尤其是闭上眼睛。神秘主义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象世界的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智慧。象征主义诗歌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想象,对象征主义诗人来说,晦涩怪异并非缺点,而是造成诗歌神秘感的重要因素。既然运用象征这种修辞手段是为了造成神秘感,那么诗歌的真实含义,就不仅要用理智去理解,更需要用心灵来领悟。作为兰波的代表作之一的《元音》,前前后后有太多的学者费尽心机,研究探讨其创作动机,考证论述其字母、颜色的来源、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众说纷坛。就笔者而言,抛开一切的干扰,《元音》其实只是一个少年突然的臆想,一首只需要用心灵来感悟的诗歌。

 

二、大炼金术士的抽象思维

 

也许有人认为,现代西方只有抽象派的艺术家们才注意艺术家的抽象思维,其他流派,尤其是象征派诗人根本不会关注诗的抽象思维的特征。这是一种误解。瓦雷里还是在那篇著名的《诗与抽象思维》的文章中说道:“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辩理与抽象思维的能力,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强得多。”[1]

就像兰波在《醉舟》所书:

 

如果我想望欧洲的水,我只想望
马路上黑而冷的小水潭,到傍晚,
一个满心悲伤的小孩蹲在水边,
放一只脆弱得象蝴蝶般的小船。

波浪啊,我浸透了你的颓丧疲惫,
再不能把运棉轮船的航迹追随,
从此不在傲慢的彩色旗下穿行,
也不在趸船可怕的眼睛下划水!

 

年轻的诗人凭借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创造了许多神异怪诞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隐涩难解。全诗节奏紧张,起伏迭宕,使人觉得仿佛随着诗人化为一叶扁舟,沿着奔腾的大江直达大海,目睹了千奇百怪的景象。

兰波的散文诗集《地狱一季》里专门有一节名为“文字炼金术”,在兰波看来,诗人就像炼金术士一样。相传,炼金术士相信,炼金术是一道经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的过程,象征了从事炼金的人的灵魂由死亡、复活而完善。诗人则“必须使各种感觉经历长期的、广泛的、有意识的错轨,各种形式的情爱、痛苦和疯狂,诗人才能成为一个通灵者”。因此,在《醉舟》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仅能够将现实的、诗意的、幻境的意象并置在一起,而且诗人还打破了我们感官的各种限制,视觉不再是我们眼睛所能见的事物,我们的听觉、嗅觉与一切的感官都被激活了。

象征派认为,“洞观”本体世界是不容易的,必须超越人的常规性现实存在,打破习惯性认识方式,即打破理性的认识方式,用非理性的“直觉”才能窥视到本体。因此,他们主张使“全部的感官错轨”,用“单纯的幻觉”去“洞观”,去创作,叶芝说得很直露、很形象,“当恍惚或疯狂或沉思冥想使灵魂以它为唯一冲动时,灵魂就在许多象征中周游,并在许多象征中呈现自己。”[2] 而兰波正是用抽象思维为自己,也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大炼金术士的修辞手法

 

瓦雷里明确地说:“每次我作为诗人而工作的时,我注意到,我的工作要求于我的,不仅是我所说过的那个‘诗的世界’的存在,而且还要有许多的思考、决定、选择和组合;没有这些,文艺之神或命运之神可能给予我们的一切才能,会变得像放在一个没有建筑师的车间里的宝贵材料一样。”[1]正如瓦雷里所说,笔者认为,想要写出优秀的诗歌,除了思想上的超越外,技艺也是必不可少。兰波的诗作之所以能影响深渊,流传至今,与其早熟的技艺是密不可分的。

魏尔兰甚至从音乐性的角度阐明了诗歌的象征主义含义,认为象征主义是指诗具有音乐美,“音乐先于一切”,并断然认为不具备含蓄、暗示和音乐物质的诗,通通只能称为散文。[3] 正是这种获取音乐功能的愿望,驱动象征主义诗人创造了音乐般的诗韵、诗情,从而获得一种在意象之林、梦幻之境中穿越流动的独特的韵律美感。以兰波的另一首代表作《感觉》为例:


   在蓝色的夏晚,我将漫步乡间,
   
迎着麦芒儿刺痒,踏着细草儿芊芊,
   
仿佛在做梦,让我的头沐浴晚风, 
   
而脚底感觉到清凉和新鲜。
   

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 
   
一任无限的爱从内心引导着我, 
   
我越走越远,如漫游的吉卜赛人, 
   
穿过大自然,象携着女伴一样快乐。

 

诗人在诗句上、节奏上、音韵上模仿漫步的自然而然,仿佛一段悠扬的笛声,浅吟低唱、旋律低回,也将象征主义的朦胧与晦涩淡化。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创导者之一的施克洛夫斯基曾这样分析艺术形式:“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4]陌生化正是诗歌修辞的灵魂所在。而在兰波的诗歌文本中,无论是《元音》里将字母A比作“苍蝇紧裹在身上的黑绒背心”的比喻,还是《醉舟》里“傲慢的彩旗”的拟人,正是这种陌生化,才使得象征主义诗歌表现复杂、多变、无序。

 

炼金术是起于12世纪欧洲的一个名字。到公元八世纪,炼金术真正开始了。和中国的情况相近,制金并不占重要地位,炼金术士们追求的是制药,长生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西方的炼金术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最早、最可靠的代表人物是佐息摩斯。大约生活在公元350420年的佐息摩斯相信存在着一种物质,它能魔术般地使金属出现人所企望的变化。他对这种物质的称呼,经阿拉伯传入拉丁语系后,叫做“Elixirvitae”长生不老药)。而兰波的“文字的炼金术”寻找的何尝不是这样一种长生不老的“药”?就用兰波在《文字炼金术》里的宣言作为结尾吧:

“我发明了元音的颜色! ———A 黑、E 白、I红、O 蓝、U 绿———我规定每个辅音的形状和变动。早晚有一天,我将凭借本能的节奏,发明一种足以贯通一切感受的诗歌文字,我保留翻译权。”

 

 

参考文献:

 

 

[1]胡经之 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3]柳扬《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