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书笔记(六)
(2014-02-16 11:05:22)| 分类: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书笔记 | 
卢梭的教师观
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小城邦,他是一位天才思想家,著名作品《爱弥儿》在教育史上被誉为“儿童的福音”,他的思想对人类研究很多领域都有许多启迪,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的导师”。
卢梭的重要核心思想可归结成三条。一是“自然是一切幸福的关键”。他相信只有依循着自然,才能使人对自已的存在拥有绝对的肯定与真实的领悟。“回归自然”成为他思想的标语。二是“人生而自由平等”。他强调“自由”是人的本质,顺乎自然、依天性行使自由是人类必须恪守遵循的法则。三是“自然教育是使人融合理性和感性成为完整个体的最好途径”。
卢梭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提供一个满足最低需要的自然环境,一个适合人生活的环境,而教师是守护儿童善性的卫士,其职责在于使个体能依循天性禀赋的自然发展成为自已。反观当下,家庭和学校提供的往往不是一个满足孩子们最低需要的自然成长环境,更多的是越殂代疱,家长和教师很多时候在做着大量“得不到孩子们认可或接受的正确的蠢事”,在做着很多束缚孩子们自然成长的事情,他们的个性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压抑和碾磨,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承受着一样的模式化教育,承受着他们内心不情愿参加的各种各样培训,承受着亲戚长辈们强加给他们的各种主观意愿,等等。他们的身上少了自然的东西,多了人为的刻画。其实,对孩子们来讲,教育有时是消极的,多余的教育、不适的教育反而会阻碍孩子们的发展,反而激起孩子们更多的抗拒,朝教育目标的相反方向反弹。其实孩子们不需要过度的保护,也无需灌输更多的道德与真理,我们要善于解放孩子,利用孩子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发挥孩子的天性,合理地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发挥扩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意避免恶习和错误,以守护自然的善性即可。
卢梭认为教师要做懂得孩子成长规律的生命导师。一位好的教师应该认识人类生命的自然顺序,孩子就是孩子,不同于成人,应该有他的不同地位,有他独特的内在发展法则,具有成人所没有的敏锐感,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把孩子当作成人培养和教育,就会生产出一些不成熟、没味道或没成熟就先腐烂的果实。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儿童的独特天资,按照它的形式个别去引导,按照孩子的年龄去对待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只引导或帮助而不灌输或教训,给予绝对的尊重与重视,才能让孩子获得自由的成长,才能让孩子发现自我并掌握发展的规律,教师也才能获得辛苦教学的相对成效。
卢梭认为教师必须是个懂得生活、热爱生命、道德高尚、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他是孩子最佳的示范者。一个好教师应该是一个踏实,不幻想,不追求超过自已能力的欲望,保持纯朴而懂得生活道理的人。一个好教师应该像个孩子,有年轻的心态,能够陪着孩子去探讨周围的事物,成为孩子们的伙伴,是一个能够一起与孩子们分享快乐,获得孩子们信任的人。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