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思考:学生群体违纪事件的处理策略

(2018-12-26 11:41:33)
分类: 教育思考

学生群体违纪事件的处理策略

 

班级管理有点像班主任一个人与全班学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拔河,班主任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绳子的这一头,而全班学生则常常是齐刷刷地站在绳子的另一端。双方一较劲,只能是班主任最累。

若翻翻史书,历史上的统治者,也常常是这个感觉。我们若是稍微留心一下这些统治者就不难发现,他们对待“失稳”群体常用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招安;二是剿灭。比如梁山英雄、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是不是都是如此?班级管理再怎么难,也不会难过管理一个国家,其原理大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

之所以将招安放到处理措施的第一位,是因为古人历来讲究不战以屈人之兵,这一选项成本最低。但凡教育措施,总离不开。招安,本质就是。既然是疏导,就得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让人家易于接受,从而放弃对抗。这依然能从历史上寻找到相应的对策:封官许愿。

既然属于因违纪封的官,肯定不能给其他人留下效仿的空间,所以必然是“弼马温”一类听起来玄乎,实际上并不是要害部门的职位。比如:桌长、掌门人、不管部部长等等,顶多是劳动委员、体育班长封顶。

许愿当然是许以美好愿望。最起码是免除违纪应承受的处分,就像朝廷当初不追究梁山好汉造反的罪过一样。让他们零成本违纪一次,他们将悬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里,当然值得期待了。最好是开出遇到更美好的待遇的条件,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要求后,就可以获得怎样的机会、待遇等等。比如:对待违纪到网吧上网的群体,可让对方达到一定条件后,可获得限时上网的机会。

选择“剿灭”这一措施,要么属于轻敌,要么属于别无选择。从切入点的选择来看:一种是施加单刀直入的外力;一种是借内部之力,抵消其自身之力。

首先是施加外力。这个好说,通常就是不加考虑予以处分。这一违纪群体能够接受当然最好,能接受又无后患,当然更是上上大吉。但是理智告诉我们,这并不容易。所以,采取借力打力更为可靠一点。这种通过分化瓦解对方力量,以最低成本实现管理者的有效管理的策略,依然属于历代统治者的优先选项(比如借宋江之力征服方腊;日本侵略中国时组建的伪军等等)。班级管理实践中,有的班主任迷信恶人还怕恶人降,常用有称王称霸习气的学生,来临时管理这一违纪群体,也有对这一策略活学活用的意思。

现实往往比坐而论道更复杂,单用某一选项往往不如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

先抚后剿:项羽当初为刘邦设的鸿门宴大体属于这一种。比如在群体性不能按时上交作业时,可以先整体减下来作业量,将打击范围缩小,接下来依然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必然就纳入了处分范畴。

先剿后抚:《水浒传》中的宋江队伍就收获了这一待遇。这往往是管理者的无奈之举,妥协之举。如《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那般,或是像红军给国民党战俘发银元作路费一样,先捉后放,以威服人,以情动人,那是智慧的管理者经过深思熟虑后放出的大招。陶行知的三颗糖的故事,可与之比美。

上述策略本就脱胎于中国古代历史,不免有专制痕迹,若放到越来越讲究民主的现在环境下怎么去实施?我的做法是分四步:

1、民主协商:获得授权。出现群体性违纪事件后,可以作为班级大事提交到班会上,让全体同学帮助决策。这是重要前提!在这一基础上,班主任提供几点自己的思考作为全班的决策参考:班级有制度,当违纪问题出现后,不执行制度必然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容忽视的副作用;这些同学平时大多数没有特别严重的违纪,有的甚至表现一贯还不错,这次属于偶犯,能否考虑给予一次自行纠正的机会;班级的管理团队一贯执行力比较强,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处理这一特殊情况的经验还欠缺,如何在执行制度的前提下,管理出更有利于班集体长远发展的整体状态,班主任或许更有执行优势。

然后提请全班授权。设若不幸得很,真的没有获得授权,说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诚信形象还没有树立起来,必须要通过处理这一事件补上这一课,这时,“找托儿”也是一种选择。

2、限时隔离:改变环境。获得授权后,班主任要明确规定:为了不相互干扰,尽快让这一违纪群体重新回到这之前最好的表现状态,一周之内(十日也可,再长恐怕他们不会做到,想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义就不大了),他们相互之间不得有任何来往,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向老师申请获得批准;规定时间一到,他们之间的相互来往不再受上述限制,这一项自行作废;期间,若有违反这一条的,不再给予改过机会,立即参照班规校纪独立处理群体事件中他的问题。

3、限额免责:给予机会。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这一故事虽残忍,但其原理完全能运用得很人性。两只桃子意味着美好的希望或机会,但分明是极为有限的,有限到不能均等拥有。资源有限,必然激发起竞争的动力。

受此启发,班主任可以有条件限额提供给违纪群体一次免责的机会(比如接下来一周违纪记录为零的,可以依制度减轻处理或免于处理;或者一周之后,综合全班的意见只按制度处理两名改进效果最迟缓的同学),有效引导学生违纪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4、严格落实:执行契约。一周时间一到(当然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期限),班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契约:满足免责条件的,则群体违纪之责免予追究;未能获得免责资格的,要老老实实在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监督下,按照班级制度严格执行处分。

总之,学生出现群体违纪事件,班主任大可不必烦恼,只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天性,妥善解决问题是完全能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