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班级集体主义建设
(2013-09-12 15:55:12)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不是几十个学生的偶然组合,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班主任、班级科任教师和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和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方法和手段,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以下标志:
1.有一个方向正确的共同奋斗目标;
2.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富有威信的核心力量;
这批核心力量就是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积极实践者,是全班学生的带动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3.有为实现班级目标而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
4.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5.有健全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班集体是建立在集体主义精神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学班集体建设的灵魂。加强班级集体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铸造优秀学生,熔化改造后进学生的熔炉。一个学生表现无论有多不尽人意,如果来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则很可能在无形中得到改造。而优秀的班集体则应该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具有凝聚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体。我认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那么,我们应通过哪些有效渠道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呢?
首先、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一)创造整洁、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教室,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文化建设。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为了贴近学生,我在班级亮点中展示了学生们心中的话语,通过身边的榜样来激励所有的学生。在班级专栏中,我制定了各个小组的卫生,纪律,学校等评价细则,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团结。它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二)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环境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第二、创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集体不仅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真正的集体是以具有集体主义性质的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组成健康的、向上的、责任依从的关系,并且要善于调整和化解学生间的人际矛盾。让学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班级中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艺活动
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与完善。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信,同时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和他能给集体争光的感觉,自然也就更爱这个集体了。
第四、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领导者,是学生行为的引导人,应以身作则,以真情感化学生,要制定一套以“博爱”为基础,“遵守”为核心,“集体”为主线,“落实”为保证,“科学”为根本,“创新”为目标,“诚信”为根本的规章制度。并以班主任首先遵守,然后是学生干部遵守,再带动全体班级成员遵守的规章制度。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强大的凝聚力,有团结一心的集体氛围。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成长的学生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学生的个性才能全面、协调地发展,学生们的集体主义思想才能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得到巩固。班级建设任重道远,班主任应放远目光,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用热情、真诚的态度加强班级管理,坚持把集体主义观念自始至终地贯穿于班级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