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模式
(2014-07-16 17:41:54)
标签:
教育 |
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模式
吴刚平
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当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1.需求主导模式。
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需求主导模式,由此开发出来校本课程叫需求主导校本课程。
需求主导模式,即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的是虑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学生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学校办学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形成学生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师和校长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条件主导模式。
以资源条件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条件主导模式,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叫条件主导校本课程。
条件主导模式,即以学校的资源条件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现实可能,学校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其他因素都只能服从资源条件的限制,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师资条件等。比如有些课程可能是学生很需要的,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只得割爱;有些课程,学校开设出来,学生不一定特别需要或喜欢,但开设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好,学校还可以继续开设,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需要。
3.目标主导模式。
以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目标主导模式,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叫目标主导校本课程。
目标主导模式,即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办学目标,其他因素都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引导和带动的。比如,有些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一致的,但却不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只要学生不是特别反感,学校就会坚持开设,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吸引和激发他们进入课程与教学过程;或者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并不具备某类或某门课程,但只要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就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设,等等。
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模式,在开始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是值得借鉴的模式,但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要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综合的开发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来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