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统计学是一门科学,只有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让貌似复杂的数据能够开口说话从而对我们的学课提供依据、带来效益。可以说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和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我们以往关于统计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停留在记录的层面,只是孩子没有经验的简单重复,对统计结果带给我们的帮助、便利感受的并不深。如何兼顾好孩子的已有经验,让孩子体验统计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呢,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就是要完成一下2个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重点: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难点:在实践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才用了3个教学策略
1.设置任务情境,促进有效感知
第2个策略,巧妙运用材料,促进经验提升。为了有效促进孩子原有经验的提升,我设计了等量递增的计数条,并引导孩子们用计数条来进行统计,形成粗略的条形统计图,并加以分析、思考,搭建起数与量之间直观的对应关系,让帮助幼儿获得读图新经验。比如在孩子们利用技术条进行统计时,我会这样启发孩子,你是怎么看出有几种商品,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让孩子们自己得出结论,有几条计数条就代表有几种商品,最高的就是最多的,最矮的就是最少的。
第3个策略,及时丰富认知,激发探究欲望。在两次统计超市商品后,孩子的统计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紧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一起来观看丰富多样的统计图,通过介绍身高、营养搭配、平均气温、还有奥运奖牌这样一些统计图表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感受统计的广泛用途,感受到统计于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智慧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