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养鹦鹉

标签:
杂谈 |
鹦鹉是女儿捡回来的,有天傍晚她外出,刚出宿舍楼,一只黄色的小鸟飞落在她肩头,她把它赶走了。一个小时后女儿回到楼下,那只小鸟又飞过来落在她肩头,赶它也不走,在她衣服上爬上跳下。女儿只得带着它回了宿舍,问左邻右舍谁的鹦鹉丢失了,无人认领,又过好多天,不见有人在附近张贴寻鸟启事,只好自己养着。
寒假结束,女儿要把鹦鹉留在家中,给鹦鹉买了大笼子,笼高60公分,对于形体小巧的黄桃牡丹鹦鹉来说,这个空间就相当于一人住的大LOFT公寓。笼里有椰子壳鸟窝,水盒食盒,外置洗澡盆,有花椒木站立架、站立杆,有彩色爬梯,有秋千,有吊环,有啃咬用的鱼骨串等。 她希望这只鹦鹉在游乐场一样的笼子里快乐生活,又担心它孤独,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小黄桃母鹦鹉给它作伴。但甫一见面,它追着小小鸟一顿猛啄,吓得小小鸟东躲西藏。两只鹦鹉不能一笼共处,女儿又买来同样的大笼子安置小小鸟,笼内装备一应俱全。这一来我这铲屎官的负担增加一倍。
女儿返校后提醒我,要经常逗逗鹦鹉,放它们出笼飞飞,不然它们会得抑郁症,我说从没听说过鸟会抑郁。女儿说是真的,她看网上一些养鹦鹉的博主说的,自己也查了相关资料,鹦鹉是社交性很强的动物,需要和主人或其它鹦鹉保持互动。好吧,我说,和它们互动一下也许对我时常低落的情绪也有帮助呢。

即使女儿不提醒,我每天也会放鹦鹉出笼,白居易《鹦鹉》诗云: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被囚禁不自由的生活,无论人鸟都会痛苦,所以我并不去剪短鹦鹉们的翅膀,每天有空就放它们出笼。往往笼门刚一打开,它们就迫不及待扑扑楞楞飞出去
小小鸟比较乖巧,出了笼子,一般会在客厅飞翔一会儿,然后站在阳台窗帘杆或吊灯或衣撑上玩耍或发呆,到肚子饿了便自行回到敞着顶的笼子里去吃喝休息。它应该是一出生就养在宠物店笼中,习惯了在笼中的生活。
手养鹦鹉一定是要先飞到我的头顶或肩上,粘着人不愿意离开,我洗脸时它跳到池子边转来转去看水龙头流水,或去啄我脖颈上的小水珠;我洗碗时它跳到我手腕上,试探着去喝水或探过脑袋冲一下水;我吃饭时它站在碗碟边,毫不客气啄食饭菜。如果它一直温驯还好,但它太调皮,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冒犯或打扰到我,比如,出其不意在我脖颈上或手上狠狠啄几口,伤口渗血,痛得难忍;比如,在我身上爬上跳下时会不小心钻进我的怀里,用嘴巴去探路时啄我胸脯几口;比如,我用电脑工作,它就来啃鼠标和我的手,我写字时它一定过来咬笔杆和眼镜,啃烂我的书和纸,它的嘴巴就像打孔机,一不留神,书和纸的边缘就被啃出一排排烂糟糟的洞。
这种时候,赶走它不解决问题,很快它又会来粘着我,它是没有情商的,听不懂责骂,更不会去看人脸色,我又打它不得,只能赶快把它送进笼中求安宁。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要送手养鹦鹉进笼子,是需要和它斗智的。一开始,它站在我手上或某个玩具上时,轻易就能送它入笼。很快,它警惕起来,一旦接近笼子,便产生条件反射逃之夭夭。我就在掌心里放油葵瓜子或水果让它吃,或趁它正玩眼镜或笔杆时,用手挡了它的眼睛,送其入笼。如是几次,它对被关笼子愈发警惕,这些招数不奏效了。后来,等它缀在我身上或钻进晾晒的衣服里玩耍时,我会迅速拿衣服堵住了笼门,它反应过来,已身在笼中,笼门正一点点关闭,它只能不情愿地挪开爪子,攀爬上笼内的玩具。
我不忙的时候,会有兴致哄它洗洗澡,挠挠它头颈,给它一些纸壳子任它啃啃啃,放任它在家里飞来飞去,有时大门敞开,它飞到门口,也并不往外去。若是晚上忘记它,它会钻进晾晒的衣物里悄无声息过夜。总之,不管在笼外待多久,哪怕饿着肚子,它决不会自己回笼。偶尔我忘记开笼放风,它会在笼里急躁不安,用嘴去拱洗澡盆的挂钩,去啄笼门的开关,或者在鸟窝里发疯般蹭磨爪子,用嘴去摩擦笼上的铁丝,发出很大的噪音提醒我它要出去。
每次放手养鹦鹉出笼,我得躲着它,还要琢磨一会儿用什么方法哄它进笼;每次我费心思把它关进笼子时,我就想,鸟笼是笼子,房子和家何尝不是笼子,只不过这个笼子,大多数人心甘情愿进来。我家先生说,既然它不愿意回笼子,就放养在家里好了。我说,鸟亲人是好,但太粘人就不好,我还是喜欢和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小小鸟。
现在,关手养鹦鹉入笼后,会喂它一些油葵瓜子,它吃得津津有味,这样的“正强化法”实行起来,能否逐渐让它对回笼不再抗拒,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