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秋
(2022-08-08 22:56:53)
2022年的夏天太热,早就盼着立秋时节的到来,期待凉风随节而至,到了8月7日这天立秋,盼望中的凉快没有到来,这一天的气温为37/29,市气象台继续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天气app的预报显示,本周内,周二周三两天最高气温在30度左右,接下几天37度、38度高温会继续。
很多媒体微信公号在介绍立秋节气,看了一些,大致了解了些立秋节气的气候、作物的生长、风俗文化等知识,看到介绍立秋有吃肉贴秋膘的习俗,就决定今晚给孩子们买点肉菜,最近多日饭菜是果蔬谷物,以为可减肥又节省开支,但忽略了孩子们的蛋白质的摄入。
下午5点多开车去附近丹尼斯超市买肉,购熟牛肉一斤多将近90元,购中排2斤70多元。其他各种美食也不多看,直接结账回家做饭。
lg有应酬不在家吃饭,原打算炖的排骨就放进冷冻室,第二天再吃。晚餐主食为米饭,菜五个:牛肉(配以生洋葱)、炒绿豆芽、凉拌西蓝花、松花蛋、炒白菜。虽不丰盛,但这个暑假我很少一顿饭做这么多个菜,尤其是晚上,常常以减肥为借口不再做晚饭。
孩子们吃饭,牛肉下得最快,几乎光盘,豆芽不太好吃,最后剩了大半盘。这也提醒我,平日餐食太过素淡,孩子们还是应该多吃些肉类,没准到了23岁,个头还真的会窜一窜。
晚饭后儿子要去贾鲁河跑步,顺便搭乘电动车到滨河路,叫上在那里吃饭的lg,一起也去了贾鲁河散步。晚上的河边没有路灯,依稀可见河床大都干涸,荒草丛生,大约是防汛的缘故,但没有水的河流就失去了生机,即使是晚上看过去也有些荒凉感。
半个月亮从云里露出来,河边的草和树的轮廓都清晰了一些,河边最多的是柳树。春天时,我和女儿在河边散步,刚发芽的垂柳和盛开的梅花是我用手机拍摄最多的景物,那时她的春季学期还没有开学,现在她的暑假已经过去三分之二,她宅家画画,已经很久没到河边散过步了。
空气里没有一丝风,夜晚的立秋时节,依旧暑气蒸人,走一会儿路,浑身是汗。新闻里的天气预报说,这种炎热的天气,要延续到9月下旬,要想真正感到秋天的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那就盼着9月的到来吧!
跟母亲打电话,告知给她寄的快递已到,邮寄的是一个银镯子,镯子是雪花银的,在大理购得,一大一小,小的女儿戴,大的送给母亲。记得去年母亲说,姨家表妹买了两个银镯子给我姨,我姨送了她一个,当时听了并没在意,我平时不喜欢买首饰,也不去注意别人佩戴什么首饰,更不知道女儿要给妈买镯子的风俗,当时听后也没在意,觉得镯子不是刚需,且母亲也不喜欢穿金戴银,那既然她有了,我们也就没必要再买了。前些时去大理,听导游推荐当地的银饰,看了展柜里的各式银镯子之后,就买了两个。回来后就注意到亲戚家年纪大的女性,很多手腕都是带了银镯子或金镯子的,大约都是她们家的女儿送的吧的。这么注意之后,就觉得给母亲买了一个镯子是正确之举。
母亲说她知道了,侄女已经帮她拿到快递并拆开看了,我说的包裹里面的东西都在呢。我说这个雪花银镯子你也戴起来吧。母亲说邻居你大婶天天带个镯子,我就不喜欢戴,你姨给我的就没戴过。我说银子不值钱但听说对身体有好处,不妨戴戴,回头让萌萌给你拍个照片我瞧瞧。
又聊了几句,知道家里的天气一直很热,母亲在没有空调的老房子里吹电扇过夏,她不让买空调,也不让再买一个电扇,说夏天就快过去了,热不了几天啦。
其实原本打算过几天回老家一趟,但郑州疫情又起,过半个月又要开学上班,离郑的打算又取消。
还好有快递可以寄物品,有电话可以随时联系,有兄嫂在镇上住常回家,我对77岁独居老家的母亲还不至于太过担忧,如果母亲会用智能电话,能和我们视频通话,或可解思念之情。但她坚持不让买智能机,不让安装摄像头,只能随着她。
母亲说,不要熬夜,要早点睡。在她眼中,晚上10点不睡觉就是熬夜,她又唠叨起熬夜的危害,我已经听的太多了,只好敷衍说好好好,会早点睡的。
从母亲那里知道姐姐居住地龙湖因为疫情被封控了,接下来的几天她不能去厂里上班。她在仓库工作,按天计收入,居家几日会损失几百元收入,好在她已经提前买好足够的菜,我们不必担心她的吃饭问题。
从贾鲁河回家,已是10点多了,洗洗睡觉,又去催孩子们睡觉,儿子第二天要实习上班,需早睡;女儿还在平板上画图,说还有三幅图得画,因为这次不是在打游戏就不再管她了。
立秋已至,此番酷热已是今夏的尾声,待到天气凉爽,希望可自由出行,可赏秋之美景,享秋之美味。想想蛮期待即将到来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