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秘古瓷之蓝釉

(2014-02-20 02:14:53)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尚

靛彩纯青话幽蓝

汉民族自古以农耕文化为主,其基本思想在于耕种土地,养育五谷。土地为黄,作物为青,故青黄两色为生命之色,于古人心中重视有加。所谓青出于蓝,蓝色则发源于西域的草原文化,青黄两色相比,蓝色象征神秘、高贵、典雅和浪漫。

在中国古代色彩斑斓的陶瓷世界中,蓝釉出现较晚,随着西域钴料的引入,在漫长的唐代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才将那抹至纯的蓝色调带到了中原,最终出现在唐三彩上,略显姗姗来迟。至此蓝釉正式加入陶瓷这个大家庭之中,聪慧的汉民族以广阔的胸襟将其包容,经过火与土的历练,将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朵瑰丽奇葩——青花和各色蓝釉。

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最早在唐三彩中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元朝的统治阶层崇尚蓝色,蒙古大汗在其宫殿的建设中使用蓝色的琉璃瓦,以求与蓝天同色。据《元氏掖庭记》记载:“元祖肇建内殿,制度精巧……瓦滑琉璃,与天一色。”由此可见,元朝政府在景德镇所设的浮梁瓷局为宫廷烧造蓝釉作品已是任务,而钴蓝釉以其光亮幽翠的色彩成功的出现在元代瓷器上,便是最好的证明。

元代景德镇所烧之钴蓝釉又名霁蓝釉、宝石蓝釉或霁青釉,呈色剂与青花相同为金属元素“钴”,“霁”字按《说文》中的解释,为雨止也。此种雨过天晴后的青色及最深透的绿色,在古人眼中都与蓝色为同属一脉的宗亲。宋元时期以天蓝、蓝色为主的钧釉、孔雀绿釉及珐华瓷,皆为或多或少受到蓝釉的影响而产生。

进入明代,蓝釉在宫廷之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除了深沉艳丽的霁蓝釉和宝石蓝釉,明代工匠还创烧出洋洋洒洒富有诗意的雪花蓝釉,雪花蓝釉又名“洒蓝”,工艺上用管蒙纱吹釉于器上,故又称“吹青”,以点状的色斑均铺来追求颜色、层次的变化,祥和饱满,胜于丹青。

清代皇室对蓝色除了以往的崇尚更多了一份亲近,以蓝色作旗的正蓝旗、镶蓝旗所代表的八旗军事制度,曾在国家的统一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保存至今的清代宫廷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对蓝釉瓷器指烧的记录,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旨:做木样交年希尧,照此款式做霁红、霁青釉色烧造。”《清档》乾隆记事也有类似记载。通过这些档案可以看出皇帝在百忙之中对蓝釉瓷器的重视与钟情。

所以蓝釉在清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除了霁蓝釉的继承与雪花蓝釉复烧外,又多有创新。康熙时期,御窑厂先是创烧出了天蓝釉、天青釉,后又在此基础上创烧出月白釉。天蓝釉釉色纯净如碧空千里,莹润含蓄;而月白釉之蓝虽已渺渺淡淡,近乎于无,却依然保留着制作者内心对“雨过天青”的深重寄托。至雍正、乾隆时期,蓝釉的表达仅纯色已难以满足,于是开始向复色上探索,以描金、刻花、印花、堆白花等多样装饰手法的运用,起到了悦目怡人之效果。如“清雍正洒蓝地留白沥粉出筋花卉纹盘”,先是在洒蓝地上留白,再于其上沥粉出筋,不惜工艺上的繁复以增加纹饰立体效果之突出,其心其艺可敬可叹。此时蓝釉出现在复色釉上的创新之作有宜钧中的天蓝色、广钧中的“雨淋墙”,及在仿钧釉过程中创烧的火焰青、炉钧釉、青金蓝釉等。青金蓝釉釉色如泼,酣畅淋漓,与雪花蓝釉恰似雨雪互见,玄机无穷。

另外,明清两代,以茄皮紫、孔雀蓝等非钴料类蓝釉彩为代表的蓝釉瓷器亦获得了长足发展。“清顺治茄皮紫釉天地一统瓶”,即为其中之佼佼者,且极为罕见。

唐英在其《陶人心语》中曾说自己杜门、谢郊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方才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可见其用心之诚,瓷器烧造之艰难不易。蓝釉瓷器正因古人彭湃以注的审美灵性和无限热情,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烧造技艺,才能使后人有幸在中国古陶瓷这棵文化参天大树之下,感悟这抹祥和呈瑞的炉火纯青、幽蓝靛彩。

1、御制霁蓝描金御题莲诗粉彩堆荷花连仿紫檀木釉座大壁瓶

http://s10/mw690/003gRVqUgy6GIMvLdoJa9&690

圆明园多稼如云芰荷香所悬壁瓶,另外在勤政亲贤生秋庭也悬挂有此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行款。挂屏上有乾隆御制诗,此诗在《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上有记载。

2、清 雪花蓝釉菊瓣盘

http://s1/mw690/003gRVqUgy6GIMvQwmY60&690

菊瓣盘盘形俊雅,内外满施雪花蓝釉,釉质匀净,底部白釉温润细腻,为清代雍正时期的名贵品种。

3、清乾隆 霁蓝釉天球瓶

http://s9/mw690/003gRVqUgy6GIMwl3IY48&69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直口,粗颈,圆腹,内卧圈足。通体施霁蓝釉,色调浓艳深沉,光亮细腻,釉色纯正如蓝宝石,华贵富丽。霁蓝又称霁青,元代景德镇窑创烧,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而烧成蓝色,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一致,呈色稳定。此瓶制作规整端庄,器型硕大敦厚,充分展现出乾隆一朝的恢弘气势。

4、霁蓝釉描金福寿纹花盆

http://s8/mw690/003gRVqUgy6GIMwKUjJ37&690

花盆以色地施彩绘吉祥图案装饰,底部支钉痕迹以彩绘梅花纹遮掩,为典型宫廷用器。盆通体施霁蓝釉,色泽亮丽。外壁以金彩绘蝙蝠板住吉祥结,并附以宝相花为伴,共五组,寓意五福捧寿、吉祥如意。口沿饰金彩限纹,五足分别绘五簇花蕊,工艺精细,金彩在冷色调的霁蓝釉衬托下更显华贵。

5、清乾隆 祭蓝釉描金松竹梅杯

http://s10/mw690/003gRVqUgy6GIMwPk8xc9&690

“敬畏堂制”款 ,敬畏堂为清代雍正乾隆两朝王府堂名,青花、金彩款字均有,该器直接题写上林苑并落款“翰墨”印章,表明与民间用瓷截然不同之势,显属王侯用具。

6、明 孔雀蓝釉鱼藻纹大盘

http://s8/mw690/003gRVqUgy6GIMwTRwX17&690

“大明成化年制”双圈双行六字青花楷书款。 口微敛,弧形浅壁,盘心微凸,圈足宽大,器壁装饰颇为别致。其制作工艺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青花绘出莲池鱼藻纹,然在盘壁上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再在盘外施孔雀绿釉中温二次烧成。画面上莲花盛开,荷叶亭亭,荇藻交错,形态各异的鱼儿在其间游弋。孔雀绿是明代始创的新品种,传世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玩味雪茄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