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减法》评课稿
郭艳秋
老师自始至终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关注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细心观察画面,正规书写算式,口头逻辑表达等,更明显的是重视学生的发展,为图示题向应用题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活已有经验。
老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用一个猜谜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表演的动作,讲解学生表演的意思,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先用花片摆,再提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结果,由此得出画图的方法。着重讲解了走了也就是“去掉了”的意思,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出现“去掉了”这种情况该用一个怎样的符号去表示呢?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就轻而易举的引出减号。之后引导学生列减法算式,从而引出课题《5以内的减法》,带领学生认识减法算式,会读减法算式。同时体悟减法算式中各数字表达的意思,怎样根据情境列减法算式等问题。
二、注重习惯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养成教育。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数学学习习惯的教育。观察习惯,思考习惯等要在教学中时刻训练。培养学生看图说完整话,从课堂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完整地说出数学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