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的旅游发展途径
(2014-12-05 13:08:06)
标签:
股票偏远地区游客旅游标识牌 |
偏远地区的旅游发展途径
很多人认为偏远地区不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其实这种认识不尽正确,乡村旅游适应每一个地区。因为,再偏远的地区也有本地的休闲旅游需求,虽然量小,但养活一二家农家乐不成问题。偏远地区往往环境好、生态好、民俗保存好,这些也足以吸引外地游客前来。
对于偏远地区,最头疼的是没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差,接待设施不足。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今后解决,旅游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些可以逐步解决,偏远地区先把旅游发展的声势造起来,把游客吸引起来再图发展。
首先,偏远地区要深入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把这些资源全部都整合到旅游业中。如一座山峰较奇特,命个名,编个故事,立个解说碑。乡里有个传说,整理一个,找一两个载体,或是一座桥、一块石头、一棵树,也立个解说牌。经过这样的挖掘和整理,就会发现原来本区域内还有这么多旅游资源可供向游客推介。
其次,找出核心的、最有价值的景点,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上升为地区旅游发展的主题文化,然后用这种文化将大部分景点串联起来,甚至还可以创造出部分旅游景点。如此,地区旅游发展就有了一个主题文化,解决了地区旅游资源“散”的问题,同时对外宣传也有了内容和载体,也彰显出了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对游客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再次,逐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先用自己的旅游主题文化给自己命个名,有了名字才好宣传。如“XX之乡”、“XX景区”。二是大量增加本地区的宣传牌、指路牌、标识牌、解说牌,在地区入口要树地区旅游宣传牌,沿途要树重点景区的宣传牌,路口要设景点交通指示牌,景区要立导游图、景点标识牌,争取做到每个有故事的旅游观赏物都有标识牌或解说牌。这样牌子的存在不仅给了游客以明确的指示,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地区的旅游氛围,给了游客明确的心理暗示。三是编制旅游宣传单、导游图、故事册子等。四是通过本地区的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对本地旅游进行宣传;五是加强本地人的教育,争取人人都能了解本地旅游,都能成为旅游宣传员。六是适时举办一些采果节、登山比赛等节会活动,总能吸引一些游客前来的。
再次,优先发展农副产业,争取做出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农副产业,外销增收的同时,也吸引游客前来本地购买,同时也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生态产品对游客是很有吸引力的,足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吴小平的葡萄园就是好例子。
最后,再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先做农民和业主的工作,修几个接待的农家乐,解决游客的吃住问题。等有游客陆续进入后,再根据游客的需求,把路修好一点,多建一些接待设施,逐步完善其他的配套设施。
偏远地区发展旅游,硬性投入是不现实的。要发展,就要先造声势,提升软件服务,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后,用市场来反推硬件设施的发展,回避了发展初期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应是一条走得通的路子。也许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政府投入小,循序渐进,也避免了建设的浪费。总之,发展肯定比不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