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课《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聂频文

(2014-01-26 12:47:11)
标签:

教育

分类: 德华的苗圃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二、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三、课标要求: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

收集和交流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

“解释”属于理解水平的认知要求,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认同”属于反应水平的认知要求,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四、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的入门知识。教学内容并不是很多,时间较充裕,可以穿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获得结论。

五、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人的性染色体

2、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3、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设计模拟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

2、相互交流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引起的问题

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二)教学难点:从实际生活、实践过程和理论上三方面论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八、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5min

设疑导入

展示明星(徐熙媛)怀孕照片,请猜一猜她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说出理由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

 

 

 

用明星作为引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10min

一、自主阅读、独立思考

阅读教材P39倒数第二段,观察PPT男女染色体的排序图,完成学案相应部分。

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哪一对(在图中圈出)?你是怎样判断的?(即男性的这对性染色体和其他成对染色体的区别主要在于                  )两条性染色体的名称分别是           

2、女性的性染色体是哪一对(在图中圈出)?名称分别是            

3、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完成学案的填空

 

紧紧的联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及图片观察的能力

10min

二、自主学习,攻破难关


独立完成以下图解(在圆圈内填入相应性染色体,方框内填入性别),思考下列问题:

1、男性的精子中有     条性染色体,女性的卵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

2、就性染色体而言,男性能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女性能产生     种类型的卵细胞。

3、含有性染色体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能生出男孩;含有性染色体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能生出女孩。

学生结合文字内容的提示和图形完成填图的填空,明确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10min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探究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

(一)设计实验方案

    试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探究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

材料:彩色塑料珠(橙色30粒;白色30粒),

      矿泉水瓶、笔盖、胶布等。

提示:   

1、橙色塑料珠模拟                   

   白色塑料珠模拟                   

2、模拟卵巢的矿泉水瓶中应放入         ;模拟睾丸的矿泉水瓶中应放入          

3、如何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二)完成实验操作并统计结果(在相应框内打勾)

(三)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相互讨论进行实验的设计。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实验操作,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学生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观察老师在白板上呈现的数据变化

 

 

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为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实验提供提示。

 

 

学生体验实验动手的乐趣。

 

用excel表呈现出数据边录入时的变化,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5min

四、关注社会,现象分析

尝试分析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根据资料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讨论。

 

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和反思。

 

五、创新实验,迁移提升

某班学生用黑白色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实验过程如下:

① 甲桶装20个白色棋子,乙桶装白色棋子和黑色棋子各10个,分别摇匀。

② 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组合在一起,做好组合的记录。将抓取的棋子放在一旁。

③ 重复②步骤50次。统计并分析数据。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模拟卵细胞的是         桶中的              棋子。

(2) 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存在问题,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如何进行更正:                                                           

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了解模拟实验的设计方案是多种多样的。

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其了解模拟实验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

 

 

 

 

 

 

 

 

 

 

 

 

 

 

 

 

 

 

 

 

 

 

 

 

 

 

 

 

 

 

 

 

 

 

 

 

 

 

 

 

 

 

 

 

 

 

 

 

 

 

 

 

 

 

 

 

 

 

 

 

 

 

九、板书设计:

 http://s3/mw690/003gJZSvgy6G5D4cYeub2&690

 

十、课程反思:

本堂课既有成功的方面,又有欠缺的方面,反思如下:

一、成功的方面:

本堂课的设计中形式多样,从自主学习到填图巩固到探究学习,体现了层层深入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模拟实验的装置提前做好“睾丸”和“卵巢”的标记作为提示,自制的实验装置比教材上的方法更为简单易行,且环保两性。所用的矿泉水瓶和笔帽都是废物的再次利用,有利于给学生渗透环保两型的观点。在汇总数据时,采用excel表格进行实时的汇总和呈现,学生报一组数据则在柱形图中及时的呈现,可以算作是一种动态的互动过程。课堂的应用紧密的联系生活,利用本校的真实数据来说事,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欠缺的方面:

    课堂中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课堂预设的多样性不够,课堂中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总是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自己的预设而不能灵活处理,这既是备课时的准备不充分,又是经验不足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