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科研月骨干教师示范课--吴琼《单细胞生物》

(2013-10-28 10:26:1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例研修

以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活化生物课堂,培养科学素养

      --公开课《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长郡梅溪湖中学生物组   吴琼

教学目标:

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 完成生命活动。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教材分析:

       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和加入了老师和学生一起比赛画画的环节,利用鞋子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州。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第三步: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入手,草履虫能够进行运动,就说明有相应的结构。纤毛用我们的普通低倍显微镜较难观察到。所以结合教材68页的图来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内部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学习。从而使学生明确草履虫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同时又丰富的生命活动,再总结提出单细胞生物的定义。通过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慢慢加深难度,由此既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也实现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基于学生对于单细胞生物的了解较少,所以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多种多样的单细胞生物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再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总结

课前准备:

    草履虫培养液、普通显微镜、数码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棉花、镊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课前约定

1分钟

1、实验时要按教师要求做,令行禁止,不得乱动实验材料。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按照已经学过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数“1、2、3”,学生一起鼓掌,进入知识讲授阶段。

教师数“1、2、3”,进行演练

认真倾听教师的约定,听到“1、2、3”后,一齐鼓掌,并迅速坐好。

约定实验要求,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新课导入

3分钟

1、新课导入:牛和蚊子的对话。牛:讨厌的蚊子你别碰我,我刚用清澈的河水洗得干干净净的。蚊子:哼,你以为河里的清水就真的干净吗?那里面有很多比我还小的生物呢!

2、质疑:牛和蚊子谁说得对呢?水中有没有微小的生物呢?

3、在你们实验桌上的盘子中的载玻片上也有一滴水,这是我们取自清澈的河水,再经过培养后得到的水。请问它干净吗?

观看图片,倾听教师,对实验桌盘子中载玻片上的水进行观察,并回答问题。(生: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草履虫 ,回答不干净,一部分学生观察到了草履虫,回答干净。)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随处可见的清水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让他们对准备的材料进行肉眼的观察。

学生活动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载玻片上的水滴

3分钟

请同学们通过肉眼和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下载玻片上的水滴,你们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看水滴,回答问题。

答案预设:白色的快速移动的小点

 

使学生了解观察方法和观察流程

学生活动2: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8分钟

1、制作装片:在水滴中加入几滴棉花丝,然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你所看到的生物的外形,并在学案上画出来。

3、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制作装片前要添加棉花纤维?

4、教师利用数码显微镜进行适时地演示:我们要观察的生物是怎样的?如果一开始只看到了棉花纤维,要怎么样做才能找到我们要观察的生物?

1、按照老师指导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其外形

3、思考与讨论(预设答案:适当限制草履虫运动,以便于观察)

4、学生观看并学习移动装片来寻找要观察的目标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草履虫的外形特征,并注意草履虫具有运动这一生物的生命活动

学生活动3: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

8分钟

1、自主阅读P682-20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2、同时利用显微镜对草履虫的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3、完成学案上的填图

自主阅读教材,利用显微镜对草履虫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完成学案上的填图

认识草履虫的基本结构。明确相关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3分钟

1、投影展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对比这两幅图,思考:动物细胞的结构与草履虫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得出结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同时草履虫又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我们把这样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

1、学生观察并思考

(预设答案: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认真倾听,思考和理解。

学生通过与以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结构进行对比,明确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从而明确和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学生活动4:拓展探究

5分钟

1、展示实验装置的图片,并质疑: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一滴清水,右侧加一颗食盐。 

请推测: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在右图下方的横线上用箭头表示)。 

2、展示教师提前做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结果。

3、学生思考:为什么草履虫会躲避食盐?如果换成肉汁呢,草履虫会怎么样运动?你的结论是什么?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预设答案:从右边往左边运动。

2、认真观看视频。

3、讨论与思考。预设答案: 食盐对于草履虫是不利的刺激。换成肉汁,草履虫会主动往肉汁处运动。结论: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较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这个拓展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单细胞生物概念中: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活动5:资料分析: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分钟

1、投影展示:各种介绍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图片和文字。

2学生阅读后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阅读并思考

2、预设答案: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既有利,又有弊

通过现实情境展示,让学生体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构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结课与练习

5分钟

1、结课:本节课我们主要以草履虫为例学习了单细胞生物,像草履虫这样由一个细胞构成,却能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就叫单细胞生物。

2、完成课件上的课堂练习。

学生倾听并完成练习。

结束本节课并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解

 

 

 

 

 

 

 

 

 

 

 

 

 

 

 

 

 

 

 

 

板书设计

                          单细胞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二、实例:草履虫:1、外形

                  2、结构与功能

 

课后反思:

本次公开课的本意是探讨将实验教学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的课堂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确保实验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如何将实验动手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成为掌握知识重点难点中的有利帮手,并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最终做到寓教于乐,活化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简单明了,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随处可见的清澈河水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紧接着就让他们对准备的材料进行肉眼的观察,从质疑到科学的观察法的运用水到渠成,不落痕迹。

2、本堂课教学环节流畅,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学生在进行活动的同时,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由于难度是有梯度的,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学生都能通过一步步地实验直观了解草履虫。

3、实验前的约定,让课堂实验有序进行,避免了实验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持课堂秩序。本堂课有三次实验活动与知识讲解的交替,这三次交替都能迅速有效的完成。

4、数码显微镜的运用非常重要。学生一开始虽然通过肉眼观察到了白色的快速移动的小点,但对于草履虫的样子是不知道的,他们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并不清楚自己要看的是什么。而且由于草履虫的量和其移动较快速,会造成学生一开始的视野中根本看不到草履虫。所以利用数码显微镜通过投影进行演示,使学生明白要看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学会通过移动装片来寻找要观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小组合作还需强化训练。部分小组由于显微镜操作不熟练,导致在使用显微镜上所花的时间比较多,留给同学们进行观察交流讨论的时间就不够了,所以这部分小组的小组合作比较粗浅。显微镜操作快速的小组则能全组同学都能进行充足的观察和讨论,效果明显要好。

 

二、课例研修反思

(一)个人反思

1、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正是由于本堂课预先进行了实验行为约定,从而确保实验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2、实验教学应该先从预实验开始进行备课,只有充分了解实验材料、实验处理过程、实验结果预测等环节,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调控。在上课前,任课老师和实验员一起在实验室成功完成了学生活动4中盐水的实验,且学习了如何使用数码显微镜。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充足的准备才能使这堂课上的比较完美。

3、小组的分工和合作还应该进一步细划和加强。大部分的组都是一个人操作显微镜,这不利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锻炼,在以后的实验课堂教学中应该想办法给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且三次观察时,负责操作的学生、观察的顺序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引导和规定,导致课堂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有些削弱。

4、在观察以后如何在小组内部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部分小组的交流对话都比较简单,描述的语言都比较口语化,在以后的课堂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甚至是较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并训练他们从他们自己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再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而不应该是被动地等待着老师提出问题。

 

(二)专家点评

胡校长: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整个课堂都是在有序地进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师基本功扎实,能熟练地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教学。教学设计环节合理,分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个设计很好,而且教师也能够很好地进行整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但还需加强课堂的亮点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