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附教学片断视频)

(2012-10-29 16:56: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德华的苗圃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聂频文

指导教师

朱德华

教学内容在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课标要求:2.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描述”属于了解水平的认知要求,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概述”属于理解水平的认知要求,即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内容分析:教材中从宏观层面上介绍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先从形态上进行分裂,再介绍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在正文中对染色体的物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给出了文字解释,要求学生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形成了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认识,能够从宏观上理解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和细胞的变化是分不开的,通过一定的引导能够大致区分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分别代表的变化过程。但由于细胞分裂属于微观的生理现象,学生不能具体观察到,因此不容易理解。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3、说出生物体的细胞数目是通过细胞分裂不断增加的。

4、说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复制,之后均分为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二、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观察分析视频和图片资料,绘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图并总结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3min

设疑导入

1.   展示老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提问:猜猜她是谁?

2.   展示老师现在的照片,同时揭晓谜底,提问:为什么人会由小长大呢?

http://s15/small/b290035ftcd2ef32e78ce&690

http://s9/small/b290035ftcd2ef3396048&690

3. 展示细胞发生生长、分裂和分化变化的图片,提问:请你判断图上123表示的细胞变化的过程分别代表着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中的哪一种?

http://s2/small/b290035ftcd2efe71e761&690

 

1. 学生能看出来这是老师小时候,并且注意力很好的被吸引过来。

2. 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测和回答。

3.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6 min

新知识讲解——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1.播放动物细胞分裂的动画,首先停在最开始的细胞画面,请同学们回忆动物细胞的结构,一一说出图示细胞的各结构名称。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各个细胞结构的变化过程,并且尝试用3-4副图来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http://s14/small/b290035ft7aeb19a0620d&690
2.重复播放上述动画一次之后请学生开始画图,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来画。请在黑板上画图的同学像其他同学介绍所画每幅图表示的过程,请学生说出动物细胞的过程。PPT给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图。

 

1. 学生回忆动物细胞的结构,并拿出草稿纸和笔做好画图记录的准备。

 

 

 

 

 

 

2. 学生在纸上开始画图并且将画好的图交给老师检查。总结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6 min

新知识讲解——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1.  播放植物细胞分裂的动画,首先停在最开始的细胞画面,请同学们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一一说出图示细胞的各结构名称。提问,植物细胞和我们刚才看的动物细胞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在哪?

2.  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各个细胞结构的变化过程,并且尝试用3-4副图来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重复播放上述动画一次之后请学生开始画图,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来画。请在黑板上画图的同学像其他同学介绍所画每幅图表示的过程,请学生说出动物细胞的过程。 PPT给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图。

http://s9/mw690/b290035ftcd2f052a3f58&690 

1.  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说出各结构的名称并且说出此图中的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一层细胞壁。

2.  学生在纸上开始画图并且将画好的图交给老师检查。总结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3 min

新知识讲解——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1.  展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图,提问:你认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http://s13/small/b290035ftcd2f07e8c0bc&690

2.  再次播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动画,对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点加以巩固。

3.  提问: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同点有哪些?分裂得到的新细胞和原来的细胞有什么相同点?

1.  学生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得出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的最后一步是新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间缢裂。

2.  没有发现动植物细胞分裂区别的学生认同此观点。

3.  学生得出相同点是细胞都一分为二,新细胞和原来细胞的结构相同。

15min

新知识讲解——染色体及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1.提问:上节课学到了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其中含有什么物质?DNA是遗传物质,D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片段叫做基因,DNA上含有多个基因,DNA并不是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当中的,它和蛋白质一起构成了染色体。展示染色体的图片。

http://s12/small/b290035ftcd2f0a51a25b&690
2.看到《基础训练册》P17,第26题。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提问: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开始是细胞核分裂,那细胞核当中的染色体怎么分?也就是遗传物质怎么分呢?

4.展示多莉羊的例子,推断出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http://s4/small/b290035ftcd2f0e9ce823&690
5.讨论:怎样才能保证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不变呢?得出染色体先复制后平均分的假设。

6.播放有丝分裂的动画,展示染色体在分裂中的变化过程。提问:细胞分裂后染色体的条数有没有变化?哪一个过程代表了复制的过程?染色体的两种形态体现了复制的过程。

7.完成《基础训练》P20,第9题。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1.  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知道DNA上含有多个基因。

 

 

2.  学生完成该题,并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认同细胞分裂的过程当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5.  学生进行讨论。

6.  学生观察染色体的变化,并得出新细胞和原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7.  学生完成题目,不对的进行更正。

3min

课堂小结

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DNA含有多个基因,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

学生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http://s12/bmiddle/b290035ft7aeb1b54ad8b&690

课程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相对比较完整,导入新颖贴近生活,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设计合理,并且采用的讲练结合的方式,是对理科教学的一种好的尝试。经过本人的思考及综合其他听课教师的建议,我认为本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和加强。

一、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是课堂成功进行的重要保障;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课堂当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此时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能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没有疑问的课堂不是一堂好课,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和不断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当中如果没有学生提出疑问或是教师没有理会学生的疑问,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课堂设计不合理,学生没有听明白课堂的内容;第二、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第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没有教好的关注学生,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疑问。

我认为在本堂课当中课堂生成很少的原因是上述原因中的第三点,可能是由于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准确,一味的将课堂往前面推,忽略了学生提出的疑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造成课堂生成很少,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有效性降低。

二、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中应关注全体的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的避免“看客”的出现。本堂课中男生举手很积极,大部分答问的机会都给了男生,这是不好的,没有关注到集体的学生,虽然课堂当中没有办法给每个同学站起来答问的机会,但是可以采用集体回答或者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的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例如,画图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在纸上画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互相纠错及介绍图形表示的过程。

三、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能有效的巩固新知,快速的对学习的只是进行简单的应用;另一方面能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高效性。本堂课中虽然对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尝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练习要更加精选,课堂的时间是宝贵的,必须选出最经典的最有作用的题目供学生练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选题的时候不要仅仅限制于《基础训练》,应当尽可能的和中考挂钩,选择历年的中考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中考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另一方面中考题的出题更加的严谨和精炼。

四、板书设计

本堂课的板书设计文字部分是由老师完成的,画图部分是由学生完成的,由于考虑到学生的身高,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写在了特点的下方,不太符合逻辑性,另外由于学生的画图不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很可能不利于板书的简洁和美观,可将学生的画图安排在副板完成,教师的板书则由简单的文字构成,更加简洁明了,利于学生对整堂课内容的完整把握。

 

教学片断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5NDg4NTQ4.html

 

附件  课堂观察表

http://s16/mw690/b290035ftcd2f16bc8acf&690

http://s10/mw690/b290035ft7aeb1be79649&690

http://s10/mw690/b290035ftcd2f1743ede9&690

http://s3/mw690/b290035ftcd2f1776dc8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