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2022-03-26 21:59:47)

       我第一次看到绣眼鸟,是2016年11月份在厦门五缘湾公园。看着它两个白白的眼圈,忍俊不禁~~这世界带框框看人,很少有像这厮,顶在头上的。

       正确看待别人,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看别人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会带着自己立场、经验及成见,甚至好恶。虽然很少有人愿意这样承认,事实上我们看待别人多多少少总是带一些自己框框的。

       如何正确地看待别人,孔子的办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这里给出的是看人路径。然而我们又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虫子,如何能洞察得别人做事的动机,做事时的心情呢。孔子给出的三点,只有观察一个人所作所为还算是相对容易把握的一个标准。

       在正确看待别人问题上,佛陀有一种智慧,叫大圆镜智,这种智慧就像镜子一样。也就是说,佛,如镜,可以平等照见万事万物、一切众生。佛不会因为众生的情绪而产生思想上的波动,所以说佛的智慧是世间最无上的智慧。这里说白了,就是佛看人是不带框框,没有个人成见的。也就是不存在个人的“我执”。佛看人的智慧里,包含着无所不知的神通。不过对于我们这些烟火之身,最重要的是学习佛如何去除我执,即看待别人时少一些个人成见。去除我执,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我以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万事看空。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是菩提心看人。即努力去除个人好恶,凡事应该尽量往好处去想。因为人虽无明,理论都不是一无是处,都是可以超度的。

       当然,我们非圣非佛,达不到圣与佛的智慧与眼光。在正确对待别人上,我们至少能做到这样几条: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们用自己的不欲心看待别人。这里把小人之心,君子之腹挂起来。过去我们总指责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别人心思是度不得的。但我们自己是有良心的,那是藏在心灵深处的一杆公平称。这公平称就是自己的不欲心。我们用这样不欲心看别人,至少不会把人看歪了。二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即用宽容心看待别人。宽以待人,是一份高远的胸怀。一个人有了胸怀,不仅能容人,也有利于更全面看待别人。宽容心是嫉妒心,狭隘心的反面,不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不会把别人刻意地向坏处看。三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用尊重心看待别人。十个指头有长短,人的根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缘份机遇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但是人之初,性都善。佛家说人人本佛。这就是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我们看待别人应具备同样的尊重之心。你用尊重心看别人,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些长处的。要学会尊重别人,包括对手。用尊重心看别人,不会把别人看扁了。

       我们对看人的框框,自己是缺少一些自知之明的。成见、我执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我们非圣非佛,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与修养,少些成见与我执。

       去年在盐渎公园,今年在住家小区两次遇上绣眼鸟。想来它们在迁徙之中,我们这里是它们必经之地,我也是它们必遇之人,应是有缘。拿它们绣眼说事,无意褒贬,希望它们不会怪我。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带着框框看人的绣眼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鸟
后一篇:火凤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