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好了歌》的人很少。这歌典出《红楼梦》跛足道人之口。即便没看过《红楼梦》也听说过,即便记不得全文,也懂得些什么叫好就是了,了便是好。这是一首劝世七言诗,有颇深禅义。好不知了,欲无止境,贪心不已;了心不甘,自寻烦恼,懊悔不已。人只知好,不知了,这世上没有几个人真正参得透的。今早无厘头又想到这《好了歌》,忽然觉得,好了容易使人止于见好就收,知足常乐。若只是懂得跛足道人口中好了二字,人生尚不够究竟,好了莫若走了,懂得走了,人生会更洒脱一些。
走了一词,最常用,最通俗,没读书过的人,也能运用自如,心领神会。乡野里巷间相互往来,包括邻居间串门,人们告辞,简单随便,不用那么斯文,伴随一声“走了”,脚已迈出门坎。另一种用法,少见书面,就是对人死了的另一种口头说法。无论按照唯物的物质不灭,还是宗教的生命轮回,死了也可以看作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开始。最近东北好朋友素凡姐辞世,我在纪念文章中,就频频使用走了一词。对我来说,素凡姐依然活在心中,至多换一个形式罢了。
或许是最近纪念素凡姐文章中频频使用,触动了我对“走了”一词的禅思,今天早上从“好了”想到“走了”,以为“走了”的人生,会更顺达一些。走是人生的状态,不褒不贬。了是人生心境,不断不执。走是生命的常态,表示生命的存在与继续,也是代表着人生命的一份寻常。了是人生的自然,不急不徐。走便是了,当是人活在当下最好的注脚。读了几遍《金刚经》,开始不得要领,渐渐懂得些什么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人的欲望无限。昨日有的今天还想有,今日没有的想着明天有,人往往不知如何更好地把握当下,把苦恼人生变为自在人生。佛家论禅的许多话头,是与安心有关的。人能无所住生其心,也就能无所住安其心。人能无悔过去,不侥幸未来,脚踏实地,从容当下,也算是世俗的心安了。所谓走了,边走边了,扎扎实实,做了眼前该做的事,尽了当下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就是对人生应有的交待,对家人社会负了最实际的责任。
走了走了,走便是了,了后接着走,不呆不滞,顺畅自在。这走了,不是一走了之,溜之大吉。不是浮衍了事,不负责任。走是一份当下的平常,了是心里的踏实究竟。有的人做一点事,就沾沾自喜,飘飘然的走,是了不得的,要摔跟头。有的人做一点事,左攀右比,百般不情愿,被推着走,也是了不得的,心里纠结着呢。人能在寻常心里走,一走一了,是需要大修养,大智慧的。你们看过孩子开始走路吗,以孩子的纯净,每走一步都带着欢喜心。每走一步,了在当下,快乐在当下。愿人们的日子过得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无怨无悔,便能一走一了,步步莲花。生命从此不再是煎熬,不再是疯狂,不再是患得患失,而是一份放松,一份和谐。
一周后,节到冬至。冬至,冬祭也。在这个人人肃穆的日子里,愿人们生的安宁,死的安息。走了走了,大家在各自走的路上,不再有烦恼。
我不擅写歌作曲,有心者,不妨作一首《走了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