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南疆,美不胜言。这次喀什之行,先西南塔什库尔干,后东北巴楚,一路走来,喀什古城、喀拉库勒湖,塔合曼高原湿地,中巴友谊路上的盘龙古道、塔县石头城、帕米尔高原的金草滩,萨热拉村炊烟与牛羊,巴楚红海胡杨林,都令人留连忘返。可是,比湖水更纯净,比蓝天更清澈,比高原更阳光、比景色更美丽是缘份里一次次遇见,却又一次次告别的孩子们。他们有维吾尔族的,有塔吉克族的,有柯尔克孜族的,有汉族的,等等。其实在我心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雪山孩子,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在这里我按捺不住,分享我们一起时那快乐的瞬间。
我很漂亮哦


在喀什古城通往塔县的半道上,公路一边有一个不知名的小街市,来往车辆都选择在这里午餐。我们选择了一家柯尔克孜人开的大排档。我点了一份羊肉抓饭,等待的时光,从里间走出一个八、九岁小女孩,很利索地递送着纸杯给客人们。孩子看上去很快乐,轻盈得小燕子似的,吸引了所有客人。从店主看着孩子慈祥的目光里,一眼就明白那是她的宝贝孙女。我一向喜欢小孩子,不仅是自己做了爷爷以后。自以为一直保持着一些孩子的心性。过去闲时也常一个人看儿童动画片打发余暇。饭到半饱,忍不住到里间瞅瞅,我们一个女同行,正拥着小女孩在开心地说着悄悄话呢。小女孩看着我相机对着她们,很自豪地说,我好漂亮哦。普通话说得地道哩。原来这孩子是中午放学回来的。这段时间成了小饭店的志愿者。这个年头,变着法子夸耀自己的人多了去,有的是做商业广告,有的是明星赚流量的,更多的是半老徐娘徐公们闲得无聊,老得无奈,兀自卖萌,涮存在感的。看得多了真有些腻味。独有这孩子一句我好漂亮,一脸不自知的纯真与萌宠,憨憨的,美到你心里。
我的眼晴特别地蓝


进了塔什库尔干县以后,道旁有个塔吉克人居住的萨热拉村,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按导游介绍,这里时光遂道很美。所谓时光遂道,就是道路两边长满了浓荫蔽天的大柳树,十月树叶透黄以后,天上地下,阳光下一路斑驳陆离,人行其中,颇有穿越的感觉。南疆地区戈壁多,绿洲少,因此这样成荫的大道弥足珍贵,在我们平原却并不罕见。只是柳叶黄得不如这里透罢了。到这里时,日薄西山,阳光已无穿透之力。既来之,则游之。跟着人群,我也一路走向远处。在别人拐向一处胜景时,迎面蹦蹦跳跳,颠巴来三个小学生,争着冲向我的镜头,做怪哩。我想她们今天在校不是得了大奖,便是获得口头表扬。其实,都不是,是她们天性里就爆满了这样的快乐与奔放。在这远离城市喧嚣与压抑的边远山村,没有数不清的课外学习,孩子们天性得到了名副其实的“高保真”。孩子们的到来,让疲惫的我们为之一振,同行们争着与孩子们合影,孩子们大大方方,乐意成全。其中一个女孩还特别地问我们,我的眼睛蓝吗,是不是特别地蓝。边说还边凑到跟前让人瞧。三个孩子中,眼睛特别蓝的孩子也特别活跃。没想到会遇上孩子,可遇上这样可爱的孩子总应该送点什么小礼物。只有一个人口袋里有一个红苹果,送给了眼睛特别蓝的小女孩。合影中一个小女孩眼睛被衣角杵着了,窘得哭了起来。那个眼睛特别蓝的孩子用苹果去哄着。哭了的孩子拒绝了。她们抱团安慰一会,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悄悄地跟着,看到眼睛特别蓝的女孩咬了一口苹果后,递给同伴,同伴摇摇手。目睹这一切,仿佛我也回到了小时候,在偏僻的平原村庄里,我们与这些山里孩子一样,放学后结伴回家,一路走一路玩儿,一路玩留下了一路的友谊与友爱。我以为这才是孩子们生活应有的样子。
吊着猴子布偶的小男孩


从塔县回喀什时,我们又来到了萨热拉村。不同的是前一天是傍晚,这一回是早饭时分。村子里正冒着炊烟呢。
在大家顺着时光遂道寻摄牛羊的时候,我循着炊烟来到一户牧民家。这家的围墙里边一个小半人高的铁架子上,有姐弟两个孩子正背对雪山,向我们来的路上眺望着。我纳闷着太阳老高了,孩子们怎么没上学呢。查一下手机上日历,才知道当日是周六。对于我们,孩子是最美的风景。对于孩子,我们是他们一份新奇。那个男孩,脖颈上吊一个红布偶猴子,那猴子看上去似攀爬在孩子胸前。布偶猴子有些陈旧了,看来那是男孩的至爱。他一定看过《西游记》,他也一定想孙悟空一样,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只是不知道,游过上海的迪士尼,玩过卡丁车,拼搭过各种乐高以后,这男孩还会回到此刻的宁静吗。作为我们,山外的人们又该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呢?
耶哎

巴楚红海胡杨林,今年季节来得慢些。古人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我们得抱怨秋风不透胡杨林了。胡杨林老绿带着新黄,远不是我们期望的样子。但不能说不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能活千年的胡杨,黄是色,绿也是色,对于我们从未见过胡杨的人,黄是缘,绿也是缘,是缘都有定,不必自纠结。况且,来这里的游客不光是我们这些几千里外的外乡人,更多是一家一家,举家来游的本地人。而这些本地人,无论哪个民族的,对我们这些外乡人都彬彬有礼,十分客气。这些家庭出游的本地人,都带着孩子。一般小夫妻都有两个孩子,有的有三个孩子。出于对他们家庭尊重,得到默许我们才会为他们拍摄。一次两个电瓶车相遇,对面口边的应是维吾尔族一家人。电瓶车晃动,我举着相机,这一家人以为拍照,从孩子开始,不约而同举起手,做起耶哎的手势。我顺势也就拍了下来。同时,心里涌出很温暖的感觉。可惜无法联系,否则一定印好这张照片,送给他们。
疫情袭扰,南疆行程止于半。回家以后,我常常想,老天爷是公平的,南疆的这些山村的孩子们,没有高楼大厦,缺少新潮与时髦,但他们有雪山,有雪山滋润的草地与牛羊,有着辽远与广阔。要说活得丰富,山村是单纯一些,要说活得通透,我们逊色很多。我本与他们一样,生活在广阔的世界,只是进城太久了,城市生活宠坏了我。我知道我离不开城市了,但我骨子里是不属于这些水泥丛林的。我羡慕南疆一路遇到的孩子们,他们几乎在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雪山,看到雪山的纯洁与高远。我喜欢南疆一路遇到的孩子们。他们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孩子们的本真。城里的孩子们在赢得起跑线,填进各种知识技能后,压缩甚至直接中断了孩子们应有的成长历程。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缺少那一个阶段都是不健康的。少年恰恰又是人生最重要的起步阶段。不聊这些错也不错,眼前无解的话题了。且让我再回到雪山孩子带来的快乐中去。
雪山很高,
我们总是有些狭隘,
忘了缺憾,
便有了热爱,
有了热爱,
便有了情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