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考|注意!这类公务员没有行政编!
2022年时间过半,距离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仅剩4个月!那么今天和老师一起来长知识!
公务员,人们眼中的“铁饭碗”、“香饽饽”。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被父母督促着考公务员,甚至把公务员作为选媳择婿的条件之一。
想必原因很简单,公务员稳定、体面、待遇好,更重要的还有编制。不过,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并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有行政编制。
2022国考共16745岗位招录31242人,其中,参公岗位2504个招录3947人。什么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岗位是公务员吗?参照管理和普通岗位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参照管理的单位有:党校、残联、妇联、红会等等。部分地区的交警队、监狱、城管也属于参照管理单位的范围。公务员与参公在编制、待遇、转任等方面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
01
什么是参照管理
参照管理全称叫“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这些被管理的人员就叫参公人员,单位即为参公单位。
02
参公属于公务员吗?
在我国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而参公人员介于两者之间,即编制为事业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
03
公务员正式编制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04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与联系
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
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总体来说,两者都是有编制的岗位,只是岗位性质有些不一样,如果你后期有碰到参公的工作机会,也可以去试试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