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来无去99
无来无去9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9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认识老母//柯庆宗恭书 2013-4-20 15:30

(2013-04-20 15:48:35)
标签:

老母

儒教

佛教

道教

宇宙

杂谈

 

老母是代表我们人类无形灵性之母,是宇宙万有的总根本,乃宇宙三界十方最高主神,创造宇宙万物万灵之主宰,母光训中训:「先天主宰,上帝与民同在。」赞曰:至尊至贵、至明至显、无上美德、至高至上、至精至微、至妙至玄、至大至刚、至圣至柔,生育天地万灵主宰之皇母娘,但是有几人能明白呢?「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欲明白生死的由来,应该认识老母。

首先先从理、气、象三天来体认先天主宰。理者无极之真,未有天地先有此理,天地穷尽此理复生于天地,未有此身,先有此性,此身既逝而此性仍在,理乃贯乎天地之中而超乎天地之外,理蔽于气,气蔽于物,物交于物,自理而气,自气而物,愚人只知有物,不明乎气,贤人明乎气,而不达于理,象,暗而不明,肉心、魂魄,阴命也;气,有明有暗,人心、识神、气数之命,出于气,宿命也,理者本体常明,道心,元神,天赋之命,出于理,天命也,中庸云:「天命之谓性」意谓:上天老母于无极理域所赋给我们的就是这清净灵明无染无着的佛性,即先天本尊出自性真佛,无依真人。

从降道降刼,气数推移来体认上帝。时期三期,道刼并降,道以觉迷,刼以警世,此皇天之妙用也,六万年来大清算,欠命还命,欠债还债,玉石分判,善恶分班,降及末运,频仍诸刼,浓云毒霾,现出凄惨阴沈之幕,黎庶不穷其源,咸曰数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刼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究其刼始,皆系蒙蔽己性,利用己情,造浩刼之心,乃物欲所染之血心,致大同之心,乃天赋明德之道心,人人皆具明德真性,赋自理域,纯善无恶者,乃上帝老母所赋性也。诗曰:「母定三期度原人,复始羲皇降道源,临初太公阐圣王,泰来天真办收圆。」

什么是老母,母字的形义:

中加丷合为母字,「中」是天下之大本,代表体、本体也,「丷」示阴阳,代表用、达用也,体用合一谓「母」。有体无用则滞空,有用无体乃执相,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用合一,非佛是谁。「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自性中喜怒哀乐,盖「喜」善,「怒」恶,「哀」群生迷性,「乐」群生修道,自性中喜怒哀乐与上天同,与老母同,修性皈理曰圣,由性入情曰凡。末运浩刼,厉气弥空,皆因人人失中和之道,故我人当认识先天老母及自性老母,抱性中太和、匡正人心,以期化转末运厉气,易风移俗,复转古风,达性中太和于天下。

母,从○从忄,「○」代表无极,「忄」代表真如本心,修子当顿悟先天一性,系无极老母所生所化,当思修性了命,报恩了愿,清口斋戒,再广行功德,道心坚固,代天宣化,把大道普扬于世,协天普渡收圆以立奇功,了红阳累世冤欠,开白阳万八基业,未来得回无极理天与无极老母团圆。

母字正转九十度,表示先天灵性之「母」后天「母」,乃肉体之母亲,有形、短暂、肉团、臭皮囊,而先天「母」乃万灵主宰,灵性之母亲,无形,永久,性灵,如来自性。一贯天道,「贯」字,系「母」「贝」也,母正转九十度即老母恩赐宝「贝」也,即三宝宝贝也,三宝心法也,第一宝要知自性佛地,玄关宝地,灵山福地,无所住而生其心,借指见月,万般皆是假,惟有此性真,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法而能建立,本心能生万种法,一念修行,自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第二宝无字真言,通天神咒,侧重弥勒祖师慈心法门,慈心三昧,定慧双修,持念弥勒佛号,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修习慈心,不杀生不吃肉,修五戒、十善。第三宝,修赤子心,合同之德,回合同之天,先天真性为吾人性命源泉,人苟知此性为天之分体,净尽人欲,完成体用本末合同之德,则能返回于合之天,合同为吾人既蒙天命明师指点,顿见本心,当要拳拳服膺,勿逾规戒,天道旨在使众生皆能顿悟先天一性,纯善无恶,永保赤子之心,方能达本还源,重回上帝慈母之怀抱。

历代各教对老母的尊称:

儒教:天、上天、明明上帝、维皇上帝……等尊称。

论语尧曰篇:「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此言:商汤临伐夏桀的时候,祷告于上天说:我小子履,敢用黑色牡牛羊豕,敢明白禀告给尊大的上帝,因夏桀有罪,所以我不敢赦免他,要来讨伐他,请求上帝恩准叩祷之。

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此言:祭天祭地,此乃事奉于天地万物之真宰,事上帝,正所以令人人以穷自性之大源,是以觉性之人,始明性之大源,既明性之大源,始能主存诚,尽礼于郊社矣。

佛教:大日如来,毗卢遮那、无生、真如、如来、西方圣母……等尊称。

法华文句会本:「法身如来名毗卢,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六祖坛经疑问品:「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

道教:无、道、无极天尊、元始天尊、玄玄上人、王母……等尊称。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言:由无生一切有,一切有复归于无,此乃宇宙「有无相生」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未生之前之总母体│ │「无」也。

耶教:神、耶和华、天主、天父、上帝……等尊称。

圣经旧约创世纪:「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回教:安拉、阿拉、真主等尊称。

古兰经卷一:「奉大仁大慈真主之名。」

一贯天道:无生老母、明明上帝等尊称。

皇母训子十诫:「惟道独尊母独尊,生克制化老身分,三界十方母为主,养育圣凡一灵根。」

老母的真谛:

老母是生生不息的能源,是生育造化万物的起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母是亘古自在、长久永恒、一切万有生命的共同主宰。中庸:「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老母是良知本性,是慈爱柔和的母德。

老母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老母又称明明上帝。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是要明白那清明、光明的灵性,恢复本来「明明德」的佛性时,就可以为一切的主宰,所以称为「明明上帝」。

老母是无量智慧之根本,是无量妙行之本起,是无量功德之源头。

老母就是道,道是宇宙生命的能量。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老母就是道,是自然有的,而且是永远有的,是在生天地万物之前就有的。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母本无名相,只是权以二十字尊称于母名,实则无名,为渡化众生故,权巧方便而名之曰:「明明上帝无量清虚至尊至圣三界十方万灵真宰」。

明明上帝││耶教。无量清虚││道教。至尊至圣││儒教。三界十方││释教。万灵真宰││回教。「明明」言其本体也,「上帝」尊其主宰也。「无量」形容其大也。「清虚」说明其相也。「至尊」崇拜其位也。「至圣」敬奉其德也。「三界」即其范围也。「十方」言其无不在。「万灵」用在万灵也。「真宰」乃永恒不变也。

明明││明白清明光明明德佛性,自性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神通。

上帝││枢纽,三界十方母为主,养育圣凡一灵根,上帝为诸佛之母也。

无量││弥满六合,语大天下莫能载,大而无外,充实而有光辉谓大也。

清虚││离一切诸相名曰诸佛,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见清虚本体。

至尊││至极尊崇,苟无至德,至道不凝。

至圣││至极圣德,德者本也,大德敦化。

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或称天堂、人间、地狱为三界。

十方││宇宙太虚、太空、尽虚空、遍法界。

万灵││诸佛菩萨、仙真罗汉及四生六道一切含灵动物。

真宰││真常主宰,真常应物,真常得性,自性不易,天命永昌。

我们为什么要与无生老母同在?乃因无生老母为诸佛之母,世间之每一个众生皆是上天老母之分灵,而这个分灵只要经过陶铸,则足以为尧舜,无生老母为诸佛之本体,为千万亿佛之本体,皆在「无生」上落实,无生之意即无善恶、无对待、无爱僧、无分别,而回皈清净无染的佛性,我们既然是来自理天,为无极皇母娘之分灵,那么就要无时无刻与无生老母同在,自性自渡,觉悟自性理天、自性老母,我们修办道要时时刻刻感念天恩师德,深深地相信我们自己对道场的一切建树,皆是上天老母的恩典,诸天仙佛、万仙菩萨搭帮助道,加持护持有以致之,而人只是宏道工具而已,念念老母,念念众生,更愿将己身之功果,博施于民,就算是驾返瑶池,也要乘愿再来,共助天盘,与老母同一悲心,与祖师同一慈愿,与师尊、师母二老大人同一悲德,见道成道、运转坤干。

活佛恩师慈语叮咛:「欲成无上菩提,要作众生马牛。」我们的心即佛,佛即心,心即母,母即心,合同也,上能与无极老母合,下能与众生,同浑然一体无界限,即是「浑含长生不老天」。

如何与无生老母同在?我们若能将放逸于声色之中,诸般妄心都收回自性灵山「玄关宝地」当下,当下我们便能与无生老母同在了,于是眉间白毫相光,放大光明,同时那每一道毫光之光芒,皆可在无形之中,护卫着众生,使不受魔挠病害。无生老母与诸原胎佛子,时时在水孔交融之中,并且以无为法在摄受佛子返回本源。天道旨在使众生皆能顿悟先天一性,纯善无恶,永保赤子之心,方能达本还源,重回慈母的怀抱。

我们修道修心,当人心妄动时,要马上收束回来,弥勒真经上言:「牢拴意马念无生」,要达到一念不生,见到自性明月,由本性直接流露出来,修道首先要去除我相,放下人心,显露天心、真心,当下方可如如不动,真成净土,而能与无生老母同在。

无生老母在一切处,亦不在一切处,我们抱守着中道,抱守着无生老母即可逃灾避难而逍遥游。如同庄子所言大鹏鸟鼓舞着双翼,乘云飞升九万里即六和三,六是六道轮回,三是三乘法,而直上无极理域一佛乘,是那一无所得,一无所染,离诸法相、万法俱备、万法尽通之佛境。

回理天,不愿再来,此乃断见。

吾人乃凡夫俗子,不管如何修,均无法至佛之境界,若存此念,乃落入「断」「常」二见。

我们若能「真人静坐」即可与无生老母同在,意谓一切时中、一切处所,不离自性真佛,不离天理良心,念念不愚,常生智慧,功德在法身中,要连回到本性那颗心也放下,方算是不执着啊!借玄关体悟不生不灭之本性,将第八识化掉,万念归一念,透过反省工夫,一念而率性,一念归无念,无念皈无生老母,回皈真空真如佛性来,方是真正修持之工夫,此亦是大道之殊胜处。

今懿敕拱衡堂乃佛道双修、显密圆融之普化道场,丙戌年提前为无极老母恭祝万寿,后学恭谨起稿「认识老母」,一来恭向老母拜寿,二来与诸同修共勉砥砺,冀能心存天心、真心,代师分劳,替母分忧,广渡群生同归觉海慈航,等到有一天兄弟姊妹都渡完,回天缴旨复团圆,是为至切之愿力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