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个月(2岁1个月到2岁3个月)发展特点及教养重点
(2013-07-24 13:16:26)
标签:
发展特点教养育儿 |
分类: 育儿知识 |
2岁零1-3个月
【体格特点】
2岁零3个月的男孩身高平均为90.0厘米,体重平均13.1千克,头围约48.2厘米;2岁零3个月的女孩身高平均89.0厘米,体重平均12.4千克,头围约47.2厘米。此时宝宝躯体和四肢的增长比头围快。为了支持身体的重量和独立行走,宝宝的下肢、臂和背部肌肉发达。
此时期的孩子乳牙萌出18-20颗。能单足站稳(不扶物),双足离地后跳远后站稳,能拼、拆开2-4块的图片。
【心理发育】
这样大的儿童喜欢说“这是我的”,并不断重复自己的名字;能跟随哼唱3个音阶之内的歌曲,认识两种以上颜色,背诵唐诗一至几首;他们会用礼貌语言说出“谢谢”、“您好”、“您早”、“再见”等;能认识水果6-10种;能记住相应英语单词,分辨天气晴阴、刮风下雨,但此时宝宝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仍为直觉思维。宝宝的思维活动还很简单,处于开始发展阶段。
【营养益智】
培养宝宝用杯子喝水的习惯
2岁的宝宝要习惯喝白开水,不要喝糖水及含糖的饮料。经常和糖水及含糖的饮料会使糖残留口腔内而发酵,导致龋齿。此外,含糖的液体吸收后会使血液糖分增加,孩子没有饥饿感,从而产生厌食;也有一些还在因热量太高成肥胖儿。要让宝宝用杯子喝白开水和液体食物,不再用奶瓶。让宝宝练习用双手捧杯或碗,小心不将液体洒出来。
宝宝的膳食要求
2-3岁宝宝的膳食仍需配备比较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物的品种可逐渐增多。
选用动物性食品及豆类食品,因其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乳类制品可作为点心,并辅以各类点心。
膳食中不要给宝宝吃颗粒状食物,如黄豆。花生米等,这些食物既不容易消化,又容易落入气管发生意外。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辣椒。酒类等。不宜吃太油腻的油炸食物及高塘食物。
据德国专家证实,儿童每周吃两次海带,智商可提高30%。海带除了含碘外,每100克海带中还含有200毫升牛磺酸,这种牛磺酸对儿童大脑的发育和成长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带表面褐色的表层里还含有一种促进儿童发育的成分谷氨酸,其含量高处鱼肝油30倍,可健脑补脑,还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活性,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儿童的发育成长。据统计,在我国1017万智力残疾儿中,有80%是由于缺碘造成的。因为碘是一种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成人每日需要0.03毫克,儿童每日需要0.25毫克,婴儿每日需要0.03毫克。如果米尔摄入碘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就可能使儿童因甲状腺功能低下,阻碍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性疾病,以及身体矮小、聋哑、瘫痪及特殊丑陋面容。孕妇每日需要碘0.4毫克,如摄入不足,可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宝宝日常护理与保健】
培养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是从小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原因主要在大人身上,正是由于父母的包办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家长眼里孩子总是“小孩子”,总认为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因此什么都代替孩子干。也有些家长因怕麻烦,嫌孩子做事慢,干得不好就替孩子干所有的事。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干自己的事,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和鞋袜、自己洗手洗脸。自己整理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一般孩子都非常乐意干这些事,家长因势利导,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刚开始做得不好,如饭撒得满地,洗手洗脸时把衣服弄湿了等,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训斥孩子,因为这样会扼杀孩子独立动手的意识和从小就应树立的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引导鼓励和支持,并用一些的方法,耐心地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例如把每件事的顺序、要领、方法解释给孩子听,边讲边示范,然后再让孩子自己练习,家长在一旁予以纠正;还可通过让孩子练习搭积木。穿珠子等来训练孩子手的动作,使孩子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小儿不宜久坐沙发
沙发是一种软体坐卧类家具,它具有美观。舒适等优点,然而,小孩不宜长坐。因为小孩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关节软骨较成人为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周围的韧带薄而松弛,骨骼有机质含量较高,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很大。因此,这个阶段是决定体形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坐、站、走都应但严格要求。由于小孩腿短,坐在沙发上往往双腿不着地。双腿会靠沙发背,在重力的作用下,双腿呈S形,脊柱弯曲呈弧形,这种姿势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又因臀部下陷,脊柱两侧肌肉,韧带受力不均,还容易引起腰部肌肉慢性劳损。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蜷卧在沙发里,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育。
2岁大的宝宝不宜穿松紧带裤
2岁大的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阶段,穿松紧带裤会影响其胸腹部的发育和呼吸运动。尤其到了秋冬季节,里外几层的松紧带会使宝宝感到特别不舒服。
2岁的宝宝腰身正在发育,也正处于愿意活动的年龄,所以随着宝宝/的跑、跳、下蹲等动作,裤子常会滑落下来,容易露出肚剂和腰。腰腹部受凉,会引起儿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建议妈妈给宝宝穿背心式童裤。在缝制背带时,背带要相对长些,可随时挪动扣子,以防宝宝长高勒这肩部,这种样式既可防止衣裤分离,又便于宝宝运动和保暖。
【智能训练】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他;教而不以美,犹为不教也。
【认知能力训练】
认识性别
结合家庭成员孩子识别性别,如“妈妈是女的,你也是女的”,逐渐让小孩能回答“我是女孩。”或“我是男孩。”也可以用故事中图上的人物问“谁是哥哥?”“谁是姐姐?”以认识性别。
绘图
在会花横线、竖线的基础上,教小孩画圆圈。家长握住小儿的手,在纸上作环形运动,然后宝宝自己动手画,开始画出螺旋形的曲线,反复练习,逐渐学会把曲线封口,形成圆圈。
记住数字
教儿童认识自己呢门牌号,如对门是“501号”,自己家是“502号”进家门后问他,“我们家是几号呀?”请他说出门牌号。
让儿童学习打电话,并告诉他爷爷家的电话号码,有7位数或8位数,要求他记住。然后说:“我们给爷爷打一个电话,爷爷家的电话是多少呀?”要求儿童能够说出来。对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要求他记住。
知道怎么办
训练者给儿童讲故事,结合故事情节向儿童提问,当故事里的主人翁“饿了、冷了、热了、累了,该怎么办呀?”要求儿童一一回答。
【语言能力训练】
学说英语单词
(1)训练者结合常用事物与用品,多儿童说事物或用品的英文名称。例如指着鼻子说:“nose”,指着眼睛说:“eye”,然后让儿童跟着说。学会后再学其他的单词,如耳朵(ear)、嘴(mouth)、手指(finger)、杯子(cup)等,要求儿童能够学会3-4个英语单词。
(2)利用唱歌或念儿歌的方法,练习说英语单词。例如:put your finger on your nose(把你的手指放在你的鼻子上), put you finger on your eye (把你的手指放在你的眼睛上), Put your finger on your ear(把你的手指放在你的耳朵上), put your finger on your mouth(把你的手指放在你的嘴巴上).
会说完整句
教儿童说完整的句子,即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如“我要上街”,“爸爸上班去了”等,并教儿童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如“我要红色的上衣”。“我要圆的饼干”等。注意,这些形容词一定是简单的,形象和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
【运动能力训练】
千秋、滑板
(1)把儿童抱上千秋,让他用手握紧千秋索,训练者轻轻地推动千秋,让儿童能够稳定地坐在千秋架上。
(2)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抬头向前看,两只脚翘起,两手伸展,训练者轻轻推动滑板使之向前滑动。训练者可以唱“小滑板”儿歌:“小滑板,像飞机,滑到东,滑到西,滑到天上摘星星”。当儿童能够在滑板上稳定滑行后,可以让儿童自己用脚蹬地向前滑行,训练者可以在前方放一个玩具,让儿童乘滑板去拿玩具。
上下楼梯
(1)训练者与儿童并排地一步一级交替下楼,儿童不用手扶栏干,训练者只在一旁保护但不扶他。
(2)儿童站在楼梯的上面,训练者站在楼梯下方,鼓励儿童一步一级地扶栏干走下楼梯,训练者及时给予称赞。
筷子夹枣
(1)训练者把一双筷子给儿童,示范拿筷子的方法,用拇、食指拿住筷子,中指在筷子的下方抵住。开始训练者可以给予帮助,教儿童正确的持筷姿势。
(2)训练者与儿童一起用筷子把桌上的大枣夹住,放到小碗内,一边用筷子夹住,一边数数:“1个、2个、3个”,当儿童能够夹住枣子时,要给以称赞。
玩套叠玩具
用一种有大小次序的玩具。大人可以示范指导孩子按次序装拆,然后让孩子自己尝试。既培养了孩子的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孩子通过用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为识数和认识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
【行为能力训练】
拍手游戏
训练者与儿童相对而坐,训练者唱“拍手”儿歌:
拍手
拍手拍手,拍拍手手;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转来转去垂,转来转去叉;
转来转去一,转来转去三。
训练者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当唱到“拍手拍手时”自己拍2次;唱到“拍拍手手”时两人对拍2次手,然后各自在上、下、左、右拍一次手。到“转来转去锤”时两手握拳在胸前转2个圈后,伸出右手的拳头,“转来转去叉”两手握拳转2圈后,伸出食指和中指,然后再转2圈后伸出一个食指和3个手指。要求儿童能够跟着训练者边说边做,能与大人玩拍手游戏,分清上下,左右,能够将手合拢、伸出拳头和伸出手指表示一个、三个。
喜与怒
教小儿自己表达一些简单的情感。如拍手、笑表示欢喜,撅嘴并发“嗯”的声音表示气愤。训练在适当的场合,小儿能用声音表达喜与怒。
学会自己洗手
训练者先示范洗手的全部动作,并且讲解怎样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擦肥皂、冲洗双手以及用毛巾擦干手心、手背的方法。每一个动作要分开示范,并让儿童练习,然后能够模仿整个洗手的动作。
训练者用口头指示,让儿童完成洗手的每一个动作步骤,最后一次地做完整个的洗手动作。
【听觉能力训练】
猜声音
让小孩听周围发出声音的东西,如窗外的鸟,路上的汽车,家里的小动物或门铃,电话。听到这些声音时,问孩子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打不出来就直接让孩子边看边听,并告诉他。大人讲话的声音、走路的声音也可以让孩子辨识。
【感知能力训练】
(1)在遇到天气有变化时,常带儿童到会外去亲身体会一下,大人同时告诉他:有太阳就是晴天,没有出太阳就是阴天;告诉他下雨、下雪、刮风、闪电打雷等气象名称,让儿童对天气状况有感性认识,并且理解气象的名称,懂得5种常见的气象名称。
(2)家长陪着儿童一起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儿童对各种气象的名称能够很快地记住,并且能够说出气温“最高几度”、“刮风几级”。
(3)把儿童带到户外,问他:“今天是什么天气?”请他回答。如果回答得不对,训练者可以给以提示,结合实际的天气进行练习。既学得快,又记得牢。
(4)把气象图片逐一拿给儿童看,教他认识图片上各种气象的名称。然后拿出其中的一张来,让儿童指认,并说出气象的名称。
【数学能力训练】
2岁以上宝宝已经学会自己蹦跳了,这时大人带宝宝一起在户外玩耍时,可以练习“走三步跳一下”或者“走两步跳一下”等动作。先从2和3之内变化,熟练之后可作4以内的变化。在室内也可以放一些音乐作律动,如放4拍音乐时走三步跳一下,放2拍音乐时可走一下跳一下,放三拍音乐时走两步跳一下。一来练习数脚步,而来练习合节拍。如果有几个孩子一起玩就可以拉大圈,大人和孩子一起一面数一面向右边跳,到乐曲的一段终结时大家再一面数一面向左跳。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们都感到很快乐。经常在一起玩的孩子凑到一起时会不约同地做这个引起团结和归属感的游戏。
2岁的宝宝可以练习用筷子吃饭,多数孩子拿筷子的手时右手,他们很快懂得自己的右手、右眼、右耳、右手和右足。用左手拿筷子的孩子也知道自己时“左撇子”,懂得自己用左手拿筷子,也跟着学会左眼、左耳、左手和左脚。宝宝学会分左右对摆数列大有帮助。如果我们从左边数起,1放在左边,2放在1的右边,3放在2的左边,数到最左可放到10;也可以从右边数起,1放在右边,2放在1的左边,3放在2的左边,数到最左可放到10.学会分左右时最基本的方位感觉,为以后学习位数提供方便。
【益智游戏】
拼图游戏
目的:既练习手眼协调,也练习由局部推断整体。
玩法:搜集贺年卡3-4张,用硬纸贴在底面使图片加厚。在图中将主要人物或物品的重要部分切开。使图卡分成2、3、4片不等。先取分成两片的图卡让孩子试拼,如果不会可以示范一次。让孩子自己试拼切分成3、4片的图卡。最后将所有碎片完全混合,让孩子自己将每一种图片拼好。
选择图片时应注意,最好一图一物或图中以一物为主又一物为辅如动物、人物、水果等最佳,房屋、植物次之。风景画较复杂,不易于让孩子由局部而推断整体。
玩球
目的:促进手足动作协调,学习于别人配合,使其逐渐能参与同龄儿的游戏。
玩法:
(1)捡球:让宝宝跑去捡滚动的球,这是孩子乐于参与的第一步。
(2)接到从地上滚来的球“使孩子事先做好准备姿势,接滚到面前的球。在熟练的基础上渐渐学接滚到身边的球,和滚到离他较远的球。
(3)同小朋友玩布巾滚球:用一条就的头巾,由小朋友我两个角,让球在布巾中央滚动而不掉到地上。两给人的动作要配合得好,先让球在布巾滚动,以后可以让球在布巾中央弹跳再用布巾接住。
(4)接从地上弹起来的球,或用脚挡住踢过来的鹅球。
【儿歌欣赏】
小海螺
小海螺呀,小海螺,你是我的好朋友,
快来听我唱歌,多啊多快乐。
歌声飞出心窝窝,飞出心窝窝,
呱、呱、呱、呱、呱、呱、哦,唱不完大海的歌。
【智力培育注意事项】
重视宝宝的性格培养
性格贯穿于人的一生。它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2岁前,生活环境和教养方式会给它涂上一层底色。这层最初的色彩甚至会影响到以后一生的性格色调。因此,父母要格外重视儿童的性格培养。
当宝宝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他的模仿能力也开始发展起来。这时候,家里的环境,孩子生活的规律,成人对他的态度以及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等对他的性格形成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大人想培养孩子快乐、安静的性格,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一个快乐而恬静的家庭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体贴、环境布置应当整洁美观,生活用品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其次,要培养孩子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要按时起居,按时进食。家长要以自己的耐心去培养孩子的耐心,形成孩子有条不紊的做事习惯。父母要清楚地意识到习惯是习惯特征的基础。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一致。要安详、和蔼、亲切、鼓励,同时要树立起正确的权威,宠爱与溺爱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最后,对于1-2岁宝宝性格的培养来讲,母亲每天的行为;情感是最有用的。性格不开朗的母亲培养出的孩子,其性格也不会开朗;母亲冒冒失失,培养出的孩子也会冒冒失失;母亲自身性格的弱点极易传染给孩子。因此,在培养宝宝良好性格时,母亲要为孩子做出优秀地榜样。注意不要把自身性格的弱点传染给孩子,注意自己性格的培养与完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阳光般的性格。
什么是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搭积木,当他搭得十分高兴的时候,如果在一旁的爸爸帮他捡起地上的积木,去搭上一块时,有时孩子会突然将搭好的积木全部推倒,不玩了。孩子要自己吃饭,但吃得衣服上、饭桌上全是饭菜,妈妈将小匙从孩子的手中拿过来,要为他吃饭时,没想到,孩子却发起了脾气,不肯吃饭了。对此父母往往不理解,为什么孩子那么不听话,常常发脾气。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就是告诉我们,他们正处于“反抗期”。而被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生最初阶段的“第一反抗期”正是从孩子2-3岁开始的。
对于“反抗期”,父母不必担心和烦恼,而应正确地理解孩子的心理。因为2-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动,他们活动范围扩大了,掌握了基本的语言与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发展,并有了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这个时期中,父母不必样样事情包办,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长大后缺少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父母对待这时期的孩子,建议做到:
(1)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他能做的事。父母积极地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条件,满足他的需要,以达到他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例如:让孩子自己吃法,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等。
(2)教会孩子简单的活动技能。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虽然神门事都想自己干,但往往做不好。这时,父母不能因为他做不好而代劳,
(3)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过失不应表示不满,而是应予以鼓励,相信孩子下一次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