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个月宝宝发展特点及教养重点

(2013-07-24 04:30:24)
标签:

10个月

发展特点

教养

育儿

分类: 育儿知识

 

第十个月(271300天)

【体格特点】

本月男孩身高平均为72.3厘米,体重约为9.2千克,头围平均43.8米;女孩身高约为70.4厘米,体重平均为8.6千克,头围有43.8米左右。

这样大的孩子平均出牙46颗,但也有些正常小儿10个月才开始出牙。他们能独站、扶椅或推车走几步,能自由地爬到想去的地方,能扶着东西站得很稳。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的东西,会做招手、摆手等动作。

【心理发育】

这时期的孩子喜欢把手指放进一个小孔中,自己站起来,学走步;喜欢探索周围环境,把一件玩具放进另一件中;喜欢喊妈妈,模仿大人的动作。

10个月的婴儿已显出个体特征的某些倾向性,一些婴儿表现得活泼,有的稳得,有的灵活,有的呆板。例如,有的婴儿不让别人抢走手中的玩具或吃的东西,显得很“自私”;有的婴儿见别人有什么玩具就想要什么玩具;有的非常大方,把自己的东西送别人,与别人一起分享;有的婴儿整天不声不响,任人摆布;而有的则不让别人碰一上,遇到生人就显示出戒备而啼哭。对成人的逗引,不同的婴儿则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有的报以友好的微笑;有的则绷着脸,不理不睬;有的见人就打,还大喊大叫,以打人为乐。上以这些都说明了在婴儿期末婴儿就显示出了个性倾向,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营养对宝宝大脑发育的影响

科学家认为,幼儿愈小,通过加强营养而提高智力水平的效果愈是显著。科技人员选择了136组同卵双胞胎,他们都生活在蛋白质摄入水平很低的地区。他们将每对双胞胎这一作为一组,给以赖氨基酸、苏氨酸片,对另一组则给安慰片,进行1300天追踪研究。给以赖氨基酸、苏氨酸片的孩子智力水平较高,尤期是从1岁开始的儿童,智商值要高出其他儿童10以上。而营养对智力水平发育偏低的儿童也能有效弥补。科学家将29岁的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实验,一组是在营养不良状况下长大的,另一组是在营养较好条件下哺育的。科学家同时对他们进行“营养治疗”,结果发现,第一组中原来智力发展落后的儿童,智力测验成绩提高了10分,原来正常发展的幼儿提高了18分,成绩显著上升。

英国科学家对59511岁至18岁的女孩进行了调查,在铁水平最低、铁水平不足和铁水平充足的三个等级中,智力水平也会相应地出现很大变化。伦敦国王学院的迈克尔·纳尔逊博士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四分之一被调查的少女正是因为节食和缺铁而损坏了她们的智力。在调查研究结束后,这位科学家说道,我们很惊讶地发现:人体内铁水平下降一点,就会使智力水准也相应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铁在造就人的智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营养益智的小米

小米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益智作用。人们常将用小米与红枣、豆类一起煮粥,这就是一道营养价值很高的益智食品。据《食物体草》记载,小米若煮粥食,则益气补虚、润肠健胃、养心安神。

据科学分析,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均是大米、面粉所不及的。另外小米富含色氨酸,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使人欲睡的5-羟色胺。若睡前半小时适量进食小米粥,可帮助入睡,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营养学家认为,小米是健脑补脑的有益主食,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儿童食之有利于增强智力。尽管小米营养丰富,但不含维生素C,所以儿童在吃小米时,应与含维生素C较高的红枣等共同煮食,以弥补小米这方面的不足。

 

【宝宝日常护理与保健】

不哭不闹的孩子不聪明

有的母亲很庆幸自己有个不吵不闹的小宝宝,她们觉得很省事,也认为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其实不然。如果在婴儿出生后,不对他做任何有益的事情,只是让他安静地躺在那儿,这样孩子所受的大脑刺激就会严重缺乏,很可能到了两岁甚至三岁,他都还不会说话,成为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婴儿不哭不闹过于安静不利于其大脑发育。那么,家长给宝宝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以利于刺激大脑发育、提高宝宝智商呢?研究发现,在婴儿零岁至一岁期间,家长给予很多优良的教育环境,他就会获得很多优良的天才素质。这是因为婴儿越是接近

零岁,就越是具备高度的、近似于魔术般的神秘能力。婴儿由于拥有了这样的天资,若是给予优良的环境以及持续的训练,那么这种与生俱来的非凡素质就会出现,并被固定下来。如果没有优良的开发,这种神秘的能力就不会显现。

一般的母亲在孩子零岁至一岁期间,只是放一点音乐给他听听,这是个极大的错误。应该做的事情远不止如此。要给予婴儿智力性的刺激,首先就必须尽量多地给他促进知觉发展的机会。婴儿刚一出生,就会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并在自己大脑内部急速地培养起适应能力。这时,如果周围有可以自由拿取的玩具,就会促进这种知觉的发展。假如在一天之中,大人们频繁地把各种各样的经验赋予婴儿,那么在这种丰富的接触之中,婴儿将获得更好的智力性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

宝宝的智力是否正常

正常婴儿2个月时能逗笑,4个月时能发声大笑。如果孩子3个月不会笑,1岁时不会大笑,应及时检查智力。

如果孩子咽东西不是很流畅,添加辅食后更明显,应予以警惕。

如果孩子周岁后仍流口水,应做检查。

孩子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可能脑神经发育出现障碍。

正常婴儿3个月能辩别声音的方向,眼睛能追逐活动的人或物。如果孩子对周围的声音和物体变化无反应,应请医生检查。大脑发育有问题的孩子表现得特别平和,很少哭。先天愚型的孩子有特殊的面容。

【智能训练】

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蒙台梭利

 

【认知能力训练】

用食指表示1

当大人问宝宝“你几岁了”时,母亲要教他竖起食指表示自己1岁。经过几次之后,宝宝会竖起食指表示1。如“你要几块饼干?”他会竖起食指,表示要1块。这时母亲只能给他一块,让他巩固对“1”的认识。

识图、识物、识字

继续教孩子认识图片卡及各种物品。待宝宝认识45张图片后,再让他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所熟悉的那几张。一旦找出来,你就要大加赞赏和鼓励。

要教宝宝指认身体部位35处。通过镜子游戏、娃娃游戏,与大人面对面地学习,宝宝可以认识脸上器官、手、脚、肚子等部位。

 

【语言能力训练】

除了以前学会的飞吻、再见、恭喜、谢谢外,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训练更多的手势语言,教会他用面部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示。例如要吃用“咂嘴巴”,要排便时“蹲下”,要大人抱时能“伸出双手”等。

利用有明显节奏的音乐,由训练者示范做各种身体动作,如踏脚、点头、摇头、弯腰、敬礼等,让婴儿进行模仿。然后再结合讲故事,把这些手势语言和身体动作与一定的意义联系起来。

在小儿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训练他明白并遵从命令。比如指着他手中的玩具说:“把它给我”,鼓励他伸手把玩具放到你手中。

 

【运动能力训练】

由扶行到独走

由继续让小儿扶物或扶手站立,并训练宝宝扶着椅子或推车迈步,可将椅子或凳子互相离开30厘米左右让宝宝学走。也可让宝宝在父母之间学走,距离渐渐加大。父母扶宝宝学走时,先用双手扶,然后单手领着走。以后可用小棍子各握一头,待宝宝走得较稳时,父母轻轻放手,让宝宝以为有人领着棍子,放心地走,如此渐渐过渡到宝宝能独自走路。

 

放进去,拿出来

在训练小儿放下、投入的基础上,你要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件地拿出来,让他模仿。这时你要指定他从一堆玩具中挑出一个(如让他把小猫拿出来),增进认识能力。每日可练习12次。

 

【行为能力训练】

与小朋友打招呼

让婴儿与其他同龄的婴儿在一起玩玩具,让婴儿主动地与小朋友打招呼。见到小朋友会打招呼,如发笑、点头、抬手、尖叫、摇晃身体等。开始时训练者先进行示范,然后拉着婴儿的手做打招呼的动作,并且说:“嗨!”“欢迎欢迎!”让婴儿模仿。

大小便坐盆

在婴儿有大小便表示时或定时地让婴儿坐盆,如能排便,大人应给以赞扬、鼓励,长期坚持训练、培养,可以养成习惯。

有洞的纸箱

用一个边长1尺左右(正方形、长方形均可)的包装纸箱。在上面开一个大约10厘米×10厘米的洞。在右下角另剪一个边长为5厘米与底和高都贯通的等边三棱角出口。让宝宝从大洞投入一个小球,叫他摇动纸箱使小球从边角出口处漏出。告诉宝宝从大洞里看看,哪一头亮就向哪边摇,让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宝宝起初只会乱摇,后来他便学会不必摇,让箱子斜着放,小球自然会滚出来。

 

【听觉能力训练】

训练者给婴儿一块饼干或小手巾,对他说:“把饼干给妈妈!”或“把小手巾给妈妈!”引导婴儿把手中的物件交给妈妈。开始时训练者可以用手势或表情提示。

训练者对婴儿说:“妈妈来了,拍手欢迎!”让他能做出拍手的动作。做对了大人要夸奖、称赞,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婴儿的理解和正确反应。

 

【感知能力训练】

将不倒翁放在婴儿面前,训练者先示范推动不倒翁,使之摇动,让婴儿模仿,也去摇动不倒翁。

将不倒翁用力推,它摇摆的次数多、时间长;轻轻地推动不倒翁,使它摇摆的次数少、时间短。让婴儿用不同的力量推动不倒翁,训练者可以扶着婴儿的手有节奏地跟着不倒翁摇摆的次数拍手;让婴儿观察用力推动和不倒翁摇摆次数的关系,体会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数学能力训练】

10个月到1周岁的宝宝经过大人的指导能学会在大人问“你几岁?”时竖起食指回答。妈妈拿一包饼干问“你要几块?”宝宝竖起食指表示要1块。妈妈拿一整束香蕉问“你要几个?”宝宝会竖起食指表示要1个香蕉。这时宝宝会用食指表示1,是真正懂得1个的意义了。你可以让宝宝给你拿1个积木,1颗珠子,他会准确无误地拿来1个。

 

【益智游戏】

玩水、玩沙、玩拼板

目的:学习玩具玩法,培养其活动的目的性。

玩水玩法:准备一盆温水,把一些塑料小碗、小瓶、大盒盖或一块海绵、鹅卵石、吹塑小动物等放在盆里,教宝宝将水倒来倒去,把漂在水上的玩具推来推去地玩。春秋天可在洗澡前卷起宝玉的袖子玩,夏天可在户外阴凉处尽情地让他玩水盆中的水。

玩沙玩法:准备小桶、小铲、小模子,和宝宝一起把一定湿度的沙子装进小桶再倒出来,或用模子做馒头,用潮湿的沙子堆“大山”,用手指在沙上画图,玩时注意不要让沙子进入宝宝的眼睛或让宝宝吃进沙子。

玩拼板玩法:用硬纸板做成一个拼板,拿起不同形状的小块,边说出它的名称,如三角形、圆块、方块,边把它们放进相应的小槽里,再让宝宝一个个取出来。逐渐使宝宝听到你一说出某个形块的名称,就能立刻把它拿出来。

 

【儿歌欣赏】

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这里。

 

【智力培育注意事项】

父母要与宝宝一起画画

多数母亲都愿意与自己的宝宝一起做画图游戏。这对安定孩子的情绪确实具有正面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在婴儿满10个月左右就给予画图用具的话,婴儿就能充分体会到画图的乐趣。

当然此时宝宝所画的图案尚谈不上什么图形,不过重要的是宝宝能体会画线画图上色带来的乐趣,从而对周围事物产生关心的意念。

要让孩子懂得画图的乐趣,并不需要刻意地准备用具,例如在沐浴的时候,利用蒙上雾气的玻璃,由母亲用手指画图案给婴儿看,母子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就够了。这以后婴儿一表示对画图用具有兴趣时,就用用具画图给他看,如此一来,婴儿也会激起画图的意念。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得当

早期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要得当。以下一些方法可供儿童父母参考。

学习游戏化

即寓教于乐,成人在玩中教,教之有意;孩子在玩中学,学这无意,由此培养孩子的兴趣。

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

尤其是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各感觉器官的联合功能,这是发展形象思维的手段,也是进一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所必不可少的。

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发音起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是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在03岁之间的发展极为迅速,这个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